评论|刘鑫募捐注定是场丑剧

    二审判决刚刚出炉,刘鑫就急于发起“募捐”,无疑是对司法权威严肃性的肆意挑衅,也是对公序良俗的公然违背,其大号小号被永久禁言自然难免

    2023-01-05 08:53

    评论|清理“僵尸”科研机构,不能“一关了之”

    对校级科研机构进行整合优化调整,淘汰名存实亡的“僵尸”机构,一方面可以减轻学校的管理负担,另一方面也是高校优化科研组织管理的必然过程

    2023-01-04 08:53

    评论|别再拿“消遣孩子的短视频”换流量了

    专家指出这类短视频可以统称为“恶意消遣孩子的短视频”

    2023-01-04 08:51

    评论|“先诊疗后付费”增强社会诚信意识

    北京丰台区上线“信用医疗”,为守信市民提供“先诊疗、后付费”医疗服务,不仅节省诸多环节排队缴费的时间,给患者就医带来极大方便,缓解了看病难,同时还能够唤醒和增强...

    2023-01-04 08:47

    评论 | “统一新冠门诊报销比例”是好示范

    在感染高峰的特殊时期,安徽省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不设起付线、报销限额,将新冠感染患者在门诊治疗费用报销比例统一为70%

    2023-01-03 17:37

    评论 |公立医院推“阳康”体检套餐有违公益属性

    正因如此,我们需要公立医院在疫情防控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将目光关注于那些感染了新冠病毒的重症患者,而不是忙着给“阳康”患者做体检挣钱

    2023-01-03 17:36

    堵疏结合,才是烟花爆竹燃放管理的正确方式

    2022年12月31日至2023年1月1日,辞旧迎新之际,国内很多城市举办了烟花焰火表演秀,或有很多市民自发的在允许燃放烟花爆竹的区域燃放烟花,喜迎新年。

    2023-01-01 16:56

    评论 | “错峰休假”有必要长期推广

    企事业单位结合工作需要和职工意愿错峰休假,学校错峰放假开学,让人们尽量避开出行高峰,也尽量避开感染高峰,这样可以避免扎堆出行,降低感染风险,还能避免交通拥堵、景...

    2022-12-29 09:55

    评论 | 给网络个人求助提供“法治助力”

    对于公开募捐,慈善法有严格的约束机制,而个人求助则受限较少,求助者拥有较高的自由度,既可以在个人自媒体发布求助信息,也可以通过众筹平台发布求助信息

    2022-12-28 10:40

    评论 | 从“十大流行语”读懂时代印记

    语言文字规范类刊物《咬文嚼字》杂志社12月26日发布“2022年十大流行语”。“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新赛道”“大白”“精神内耗”等流行语入选。

    2022-12-27 10:40

    评论 | “错峰返乡”需要科学统筹

    2023年铁路春运自1月7日开始,2月15日结束,共计40天。2023年春运首日火车票已于12月24日开始发售。平台方分析,今年春运集中式客流预计将被打散,错峰返乡、就地过年、旅...

    2022-12-26 08:53

    评论 | 正视校园暴力娱乐化 

    互联网时代,一些短视频拍摄者在流量驱使之下,设法博出位哗众取宠,不仅不罕见,还显得十分普遍。但是,站到校园角度审视,把属于暴力的行为娱乐化,亟待引起相关部门和全...

    2022-12-21 15:24

    评论 | 低温津贴不能年年遇“冷”

    低温津贴不能沦为一纸空文,天寒更应让劳动者心暖。有了切实改善的工作环境和发到口袋里的低温津贴,才能抚慰广大劳动者的心。

    2022-12-20 10:48

    评论 | 多些共享药箱,少些孤立无援

    有居民收到邻居送来的止痛药,在微信群里感动地说,“看见这药的那一刻我都哭了!感谢好心人!”

    2022-12-19 12:19

    评论|邻里互助,凝聚起最温暖的抗疫力量

    一件件邻里互助的小事,在温暖了居民的同时,也形成了良性循环,凝聚成一道坚实可靠的抗疫防线,让我们更有信心迎接春暖花开的明天。

    2022-12-16 16:0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