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阜阳太和的邢洪思已经40岁了,但身高还停留在1.17米。由于出生时遭遇不幸,邢洪思成了一个“小矮人”,这导致他在求职、生活中处处碰壁,至今单身一人。可是,这个“小矮人”几十年来面对那么多的人生困境,却依旧坚强,他一直在追逐着自己的编导梦想,现在,已经是一个励志的网红,“在年轻人中间红透了”。几经辗转,8 月30 日下午,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终于联系上了“网红”邢洪思。
邢洪思(前中)与他的团队部分成员合影。(受访者供图)
早年 “小矮人”辗转多地打工遭白眼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联系上邢洪思的时候,他正在为手头上的一个剧奔忙,舍不得浪费一分钟,电话接受采访也是挤出来的时间。邢洪思自我介绍,他今年40 岁,来自安徽省太和县,是一名农民。“我家中还有70 多岁的父母亲,两个哥哥和一个妹妹,兄弟姐妹的身高都是在1米7 左右,全家只有我的个子是最矮的,只有1 米17。”邢洪思坦率地说,在家里边,他也是个“特例”。
为什么自己会变成“小矮人”呢?邢洪思告诉记者,在他刚刚出生的时候,因为没有呼吸,母亲就拎着他的脚底板拍打。“虽然把我打醒了,但是,这也把我的肺打‘反’了。”而之后数年里,尽管家人曾多次带他奔赴合肥、上海、北京等地求医,也吃了很多的药物,但受限于当时的医疗条件,邢洪思没有被及早治疗好。“我小时候是只长脑子,不长身高。”说到这里,邢洪思声音明显低了。在长不大的时光里,他经常承受着别人好奇的目光和嘲笑的声音。“我太矮了,力气也没别人大。”别人每一句嘲弄的话,都会在邢洪思心里投下阴影。
邢洪思告诉记者,他小学没有毕业,便被迫早早辍学。那时,别人都认为他一生估计都只能靠父母兄弟接济了。“可我不想在家白吃饭,爹妈都是农民,他们已经够苦的了。我不能拖累他们。”小学辍学之后,邢洪思就跟随哥哥、老乡北赴黑龙江,南赴浙江省温州市、广东省东莞市等多个地方打工。“因为我的学历不高,再加上我的身高,很多单位觉得我做不了体力活都不要我,我只有干着急。”邢洪思说,“等到我踏入社会才发现,身体上有缺陷,想做一番事业有多难。”找零工很难,可邢洪思坚持着,他的哥哥也千方百计地求工地收留弟弟。这样,一家人相互拉扯,一过就是几十年。
转型 回乡开启主播之路传播正能量
2016 年,在外打工几十年的邢洪思回到了太和老家。“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无意中接触到了快手短视频软件,在那上面,我看到了很多人发的视频,觉得非常有意思。于是我也有了拍摄短视频、做主播的想法。”邢洪思说,当年5 月左右,回到家乡的他开始就地取材,自己编自己播。
“虽然农村没有大城市繁华,但是我觉得通过我的视频,让别人了解到农村的风貌,也别有一番滋味。”加上有打工时酸甜苦辣的经历,邢洪思的很多短视频里就有很多鲜活的素材。
邢洪思介绍,从2016 年5 月到9 月间,他的粉丝从开始的1000 余人很快便涨到了近万人。而在经过锻炼,并获得某短视频软件的直播权限后,邢洪思从单纯的演绎,逐渐转变为导演+演绎。“我身在农村又有长期在外打工的经历,对于不赡养老人,骗取、索要天价彩礼等事,我深有感触。为了让我的作品更有价值,传递正能量,我还编写并拍摄了《乡下表嫂》《天价彩礼》等一系列段子。”这些土味十足的原创视频,赢得了老乡们的点赞。有些老乡说,视频里的人物,或许指的就是他们。
转折 阜阳“雷锋”帮他实现编导梦
邢洪思有了一批本土的粉丝。可是,他每天还是得为生活奔忙。一直到2018 年10 月左右,在一位“粉丝”的帮助下,他的“事业”迎来了一次转机。“当时有一位身在阜阳的大哥,从软件上邀请我去阜阳,并表示很喜欢我的视频,也觉得我很不容易,他决定尽他所能帮助我。”邢洪思半信半疑地来到这位大哥所在地,大哥免费提供吃住。“大哥说,他没有其他目的,只是为了帮助我实现梦想。”邢洪思说到这里,在电话那头都哽咽了。“这种无私的帮助真的是少见。”邢洪思一再强调。
8 月31 日下午,记者联系上了帮忙邢洪思的张雷锋先生。张先生介绍,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通过快手软件上的“同城推荐”功能关注了邢洪思的账号。看了几则“小矮人”原汁原味的乡土直播之后,他良久不能平静。在此之后,他经常给邢洪思刷礼物。“我觉得他生活很不容易,虽然个子小,但为人处世非常值得称赞。当时我给他刷礼物,后来又给他打电话,让他来阜阳这边,就住我家里,算是帮他实现梦想吧。”张雷锋表示,他正在考虑帮邢洪思成立一家传媒公司,“我也不要他的钱,挣多少都是他自己的,我对这方面其实也不是很懂。”
打算 组建自己的团队讲好农村故事
在邢洪思刚刚开始拍摄短视频时,曾受到来自身边人的阻力。“最早我的家人因为对网络事物不是很接受,虽然没有明确反对,但总觉得我拍这个视频没有意义。而在我拍摄视频时,也有一些人对我指指点点,觉得我幼稚,但我总是认为,我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不要在意他人的眼光。”邢洪思说,他是吃苦长大的人,尝过很多人间的辛酸,“ 心里有了梦想,就去追求,这非常重要。我不会轻易放弃。”
据了解,目前,邢洪思已经组建起了自己的团队,有人策划、有人编写故事脚本、有人专职拍摄。“下一步,我希望能够照顾好自己的父母,让更多人看到我的作品,就算是讲好农村故事,传播正能量吧。”电话里,邢洪思语调高昂。
常诚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向凯
本文由大皖新闻客户端独家出品,不在新安晚报版权授权范围之内。未经特别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本栏目常年法律顾问:安徽天禾律师事务所 陈军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