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古村“肥泡粿”和“打糍粑”过年(图)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1月28日,歙县溪头镇蓝田村,5位邻居在帮助叶青芝做“肥泡粿”。

3

4

肥泡粿

肥泡粿2

蓝田村是有千年历史的传统古村落,每年春节前要制作“肥泡粿”,叶青芝在邻居的帮助下,当天做了500多个“肥泡粿”,节前将陆续送给外地的亲朋好友,部分留到节后送拜年的亲戚。

“肥泡粿”一般在冬至杀年猪后制作,用菜油与面粉和面成团,自家的肥猪油渣与黄豆粉做馅,做成粿型后外面包裹黑芝麻,经柴灶铁锅烘烤而成,保存时间在一个月以上。当地家家户户都要制作“肥泡粿”,大户农家要做上千个“肥泡粿”,互帮互助成为传承下来的好民风。

日前,在休宁县板桥乡梓溪村,当地群众以打糍粑的方式迎接新春佳节。糍粑又称麻糍粿,是将蒸熟的糯米放在特制的石槽里用木质的锤子捣烂之后,在外面裹上碾碎的芝麻、白砂糖等做成的一种特色食品。每逢重要的农历节日,当地农民都要打糍粑。如今,村民们将打糍粑与乡村旅游相结合,让游客参与进来,既让游客体味了传统民俗的魅力,又增加了村民收入。 

吴建平 陈佳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吴永泉

—— 本文由大皖新闻原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