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2月7日,合肥市人民政府公布该市疫情防控期间物资保障和市场监管相关情况。据悉,合肥市全力保障12家重点医疗物资生产企业复工复产。在市场监管方面加强农贸市场疫情防护,并针对节后餐饮餐饮服务环节监管,将严格配送餐管理等。
全力协调解决 保障12家重点医疗物资生产企业复工复产
为保障重点医疗物资生产企业复工复产,在原材料采购方面,合肥市帮助各企业对接复产所需要的原材料、配套物资等。电力保障方面,协调市供电公司,解决重点企业电力增容问题。融资需求方面,全面摸排防疫相关用品生产企业融资需求,对接相关金融机构,为企业解决用于生产设备采购、原辅料采购、技术研发等流动资金问题。
2月5日,合肥市委、市政府提出12条具体措施,采用“保、增、降”的方式,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持续发展。据初步测算,合肥市逾九成中小企业将会受益。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12家列入安徽省动态监测的重点医疗物资生产企业已全部复工。截至2月6日,每日可生产防护服3380件、隔离衣3300件,消杀用品约4.78万瓶,核酸检测试剂盒2万人份,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8万余支。
全面禁止活禽交易 加强农贸市场疫情防护
为加强农贸市场的疫情防护,合肥市市场监管局严格执行活禽交易季节性休市规定,全市246家菜市场全面禁止活禽交易和野生动物交易。该局组成督查组深入13个县(市)区,就执行活禽交易季节性休市规定,强化交易场所、设施设备清洗消毒等进行督查指导。同时落实开办方第一责任人责任,配备和完善一系列防控措施。
此外,合肥市市场监管局落实属地管理,建立巡查责任制,并根据《合肥市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单位换证及注销主体名单》,开展网络市场定向监测,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存证并移交有关部门处理。另一方面,该局落实联防联控机制,建立完善信息互通机制,增强疫情防控工作合力。并做好应急值守,严格落实疫情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
禁止接待或举办大规模聚餐活动 规范全市网络餐饮服务
随着节后陆续的上班、上岗和上学,亲朋好友间的聚会聚餐可能逐步增多。合肥市市场监管局一方面呼吁广大市民朋友继续支持防疫工作,减少聚餐等活动,拉大人际距离,保留人际空间。另一方面,该局将严格配送餐管理,要求各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严格食品加工过程控制,克服困难,保障市场供给,为社会提供安全放心的食品。
此外,合肥市市场监管局在全市规范网络餐饮服务。针对网络订餐增多的状况,该局要求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严格规范要求,采取食品封签等有效方式,防止送餐人员直接接触食品,同时要求第三方平台加强对上网商户的监管,保证网络订餐食品安全。全市实行分餐制,对机关、企事业单位、团餐供应单位发布风险提示,要求单位食堂落实“非必须,不提供”要求;必须供餐的,实行分餐制或打包送餐。同时,开展对中小学、幼儿园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防疫期间的专项监督检查,保证在校就餐学生的食品安全。
立案查处18起 严格查处价格违法行为
为规范疫情防护市场秩序,打击价格违法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合肥市市场监管局加大市场巡查力度,严厉查处违法行为,加大价格执法力度,突出执法宣传与警示教育相结合、现场检查与有效比对相结合、证据固定与当场立案相结合,自1月22日以来,先后立案查处18起价格违法案件。此外,该局对前期立案的价格违法案件,参照指导意见,加快案件调查处罚进度,对顶风作案的不法商家依法从严从快查处。
目前合肥市12315指挥中心实行24小时值班,1月22日以来,共接听市民投诉举报咨询4965件,其中投诉1952件、举报589件、咨询2424件,所有投诉、举报均已分流转办。合肥市市场监管局提示广大消费者,在选购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相关的商品时,选择正规医院、药房或商场购买,索取并妥善保管消费凭证。若发现经营者存在哄抬物价、没有明码标价、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侵害消费者权益违法行为时,可拔打“12315”热线电话进行投诉举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徐琪琪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