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携笔从戎,今日捐髓救人 阜阳90后小伙谱写人间大爱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这个也是巧了,我觉得这个在谁头上都不会拒绝。”今日上午,在接受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谢明明这样描述自己的内心想法,此时的他已经完成造血干细胞的捐献,回到阜阳市阜南县的家中。4月9日,谢明明在中国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一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而一位正在北京接受治疗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中年女患者,将因为他的捐献重获生的希望。

图为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谢明明。

捐髓救人理所当然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谢明明是1999年生人,在2016年考入安徽理工大学,2017年携笔从戎,2019年光荣退役,现为该校化学工程学院应用化学专业2018-2班学生。

谈及捐献造血干细胞,谢明明告诉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事情的最开始是在2017年的6月,当时安徽理工大学校园里正在举行毕业季献血和造血干细胞采样活动。正读大一的谢明明和另外两个同学一起前去献血,听志愿者说献血的同时可以加入中华骨髓库,谢明明就毫不犹豫的献血采样,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当时也没想太多,就直接加入了,加入骨髓库大家可以互相帮助。”谢明明如是说。

2019年11月,谢明明从部队退役返校没多久就接到了淮南市红十字会的电话,告知他的血样与一名血液病患者初配成功,他很是惊奇,也觉得十分幸运,二话没说当即答应。紧接着进行的高分辨采样配型、体检都顺利通过,一切准备就绪。可没想到碰上了新冠肺炎疫情,捐献不得不暂时中止。

2020年3月中旬疫情得到控制,中华骨髓库通知重启移植计划,而此时谢明明之前的体检结果已经超过了时效。为了不耽误时间,在阜阳老家的谢明明就近去了阜阳市的医院再次进行了体检,终于在3月底接到了捐献通知。直到这个时候谢明明才告诉父母自己要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情。谢明明告诉记者,一开始他的母亲很担忧,怕捐献会影响健康。他就从网上找到很多捐献的知识、视频,给妈妈讲解,最终打动了妈妈,同意了他的捐献。

图为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谢明明和另外一位捐献者赵军磊。

他舍不得离开部队

2017年9月谢明明在学校报名入伍参军。“男儿不当兵是终身遗憾,在部队这两年的历练是一生最宝贵的财富。”谈起从军,谢明明至今仍然难掩激动。当兵报国是他从小的向往和心愿。做事有主见的他,大二刚开学看到在大学生中征兵的消息,便按奈不住心中萌动已久的激情,断然报名参加军队选拔,如愿以偿走进了武警湖北省总队开启了他新的人生。

在部队,谢明明也是表现突出,每次训练都名列前茅。由于做事沉稳、严谨细致,领导总是把班里最重要的事情交给他做。他的人缘好、脾气好,和新兵老兵都能处得来。在带领新兵下连,他会把自己总结、掌握的经验、技能不厌其烦手把手地交给他们,有空就和新兵谈心聊家常,打消他们心中的陌生、隔阂和畏惧。

除了日常军事训练,谢明明所在的班承担了武警湖北省总队几乎所有大型队列仪仗任务,他良好的形象和素质也展露无异。2018年谢明明被评为优秀义务兵,所在的班荣立集体三等功,他所在的队列班还参加了全国军营开放日,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进行了报道。

2020年初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谢明明原所在部队被抽调到新建的火神山医院执勤。虽然自己已退伍,但从媒体上看到战友奋战抗疫一线的身影,他心潮澎湃。“要不是未完成学业,我真是舍不得离开部队。不然这次肯定也能去参战。”这次没能到武汉第一线参战,谢明明心里有点遗憾。而此次疫情中,谢明明同样义无反顾冒着风险去挽救一位他乡患者的生命,同样也是一场没有硝烟与死神夺命的战斗,让他心里也得到了些许安慰。

成功采集带去希望

4月3日上午,谢明明从家到淮南,4月4日下午,谢明明从淮南赶到中国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将在这里进行造血干细胞的采集工作。住院准备期间,他不让任何人陪伴,不愿给他人多添一丝麻烦。

在4月5日谢明明接受注射了动员剂,4月9日上午正式开始采集造血干细胞,采集过程持续了5个多小时。谢明明告诉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除了采集当天手指部分有些麻以外,其他感觉良好,并无大碍。

就在4月9日采集完成的当天,从谢明明身体里分离出来的鲜红温热的生命种子带着他的满满激情和正气飞驶北京,给患者带去生的希望,“我只知道对方是一名中年女性,正在北京接受治疗,其他对双方都是保密的。”谢明明说。

今晚6点左右,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从谢明明的辅导员——安徽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应用化学专业2018级辅导员钱元处获悉:自从谢明明2019年10月份回到学校以来,辅导员钱元因为谢明明的课程是否能跟上,和谢明明交流过很多次,“他身高一米七八以上,是个很乐观,很阳光的男孩,笑的时候脸上有两个酒窝,很客气,很有礼貌。”钱元认为:谢明明身上有一股特别的个人特质,首先他是一名95后退役军人,有一种自律、阳刚、勤奋、乐观的性格特征,他保持了长期跑步、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2019年10月退役复学,从部队到学校,他以勤奋、主动、虚心的态度,顺利度过适应期,跟上专业学习要求;作为班级体育委员,他组建班级“小樱花跑步QQ群”,积极带领同学们参加体育锻炼,组织文体活动;同时,他关心关爱同学、主动帮助他人,“比如在有同学借用他的电动车,他就配了一把备用钥匙让大家随时取用。”钱元说。

马梦成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许佳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 本文由大皖新闻原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