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即时看 »

安徽科技为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加装一双“透视眼”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7月23日12时41分,执行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海南岛东北海岸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记者了解到,来自安徽的科技成果为火星探测加装一双“透视眼” 。

火星探测任务作为我国深空探测重大科学工程的第一次任务,将在一次任务同时实现“绕、落、巡”三个目标,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在“绕”的阶段,要完成探测火星表层和次表层结构分层信息,寻找火星地下冰水存在的痕迹与证据,这个过程需要用到火星探测设备。


在“天问一号”上,共搭载了7个火星探测设备,可环绕火星运转并对火星次表面进行探测。记者了解到,中电博微38所负责研发了我国首款环绕器次表层探测雷达,是7个火星探测设备之一,相当于为“天问一号”加装了一双“透视眼”。

不同于其它探测设备,环绕器次表层探测雷达利用低频段雷达的介质穿透特性,在高速环绕的卫星平台上,向火星发射低频率电磁波,穿透到次表层内部,利用回波特性分析次表层分层结构,并推算其物质组成。

为减少与次表层在相同距离上的地表回波对次表层分层检测的影响,38所设计了双频段发射双极化接收的先进体制,兼顾低频段雷达的穿透性和浅表层的高分辨能力,并根据科学探测的实际需要,设计了高低频脉间交替的工作模式,实现了对火星次表层10米以下的分层精度探测,其中,对次表层土壤的穿透深度可达几百米,对冰层可达几千米。同时,采用星上实时处理技术降低数据量,实现星际超远距离数据传输。

林洪娟  骆先洋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陈牧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396200。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