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是为农民提供农业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服务的组织,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是发展现代农业重要力量。”1月29日,安徽省人大代表、利辛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高级农艺师刘宏焱在接受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议加强基层农技推广队伍,以构建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美好图景。
“由于近20年来,农业技术推广单位没有进新人,还都是原来的老同志,工作最低年限也有25年以上,3-5年内会有许多老同志退休,骨干人员许多被抽调到其他单位。就拿植保工作来说,有的县还有2名同志在工作,且都是老同志,平均55岁。”刘宏焱表示,如果业务站长退休,则植保工作就会出现无人胜任的情况。
刘宏焱建议,我省农业院校多招收农业类学生,特别是紧缺专业的学生。对报考农业类的考生,高考录取时录取线可适当下浮。此外,每年招聘3-5人农业院校毕业的大学生,充实到农技推广队伍,实现人员的动态平衡,避免人员老化,青黄不接现象发生。同时,对属紧缺专业的本科及经上本籍毕业生回县就业的,不再进生招考,直接进岗。
“要提高农业技术推广单位的工资待遇,才能留住人才。”刘宏焱坦言,农业部门工作主要在一线,服务对象是农民,工作地点在田间地头,应提高工资待遇。此外,建议解决职称聘任问题,留住更多人才。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刘旸 叶晓 徐琪琪 余康生
编辑:陶娜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