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安徽省两会|安徽省地方种猪濒临灭绝?省人大代表谢发清建议做好地方猪保护开发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安徽省地方猪品种本身就不多,地方猪保留下来的少之又少。”安徽省人大代表、滁州市定远县绿色亲情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支部书记谢发清在接受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采访时称,建议安徽省要做好地方猪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将对“十四五期间”畜牧业发展,特别是乡村振兴有着深远的意义。

谢发清介绍称,目前安徽省地方猪主要有三个品种:即滁州定远猪、安庆六白花猪、宣城的黑寿猪。“根据我近两年来的调查,经过2019年的疫情后,地方猪保留下来的少之又少,频临灭绝。”谢发清表示,安徽是畜牧大省,安徽人民长期在猪的选育和饲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培育了多个优良地方品种,其中定远猪,六白花猪,黑寿猪被收录到《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之中。“特别是定远猪品种具有性早熟、耐粗饲、肉质好和产仔多的独特优点,是我省的宝贵自然资源。因此,对这些猪种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是一项公益性、社会性的系统工程。”

谢发清提出,建议我省建立完善的猪种保护体系,对地方猪品种的保护最好以原产地保护为主,活体保护,建设好保种场。加强保种的监管体系的建设,建议建设地方猪种资源动态信息库,对猪种的信息及时更新,定期对地方猪种开展资源监测评估及时调整保方案。“还要开发利用、产业化经营。”谢发清告诉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地方猪品种的保护与开发前期重点是抓好基础工作,后期要突出产业化,要加强对省内外猪品种的研究,大规模开发利用,并逐步形成系统化产业化、科学化,从此提高地方猪品种保护与开发水平,最终促进品种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

谢发清提出,希望我省能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除去国家拔付的少量经费外,省、市、县三级都要从财政资金拿出部分作为对地方猪保护开发、利用的支持。每年把保种资金入政府资金预算,支持地方猪品种的保种,开发和利用。”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刘旸 叶晓 徐琪琪 余康生

编辑:陶娜

—— 本文由大皖新闻原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