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2月5日,调整后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以下简称《名录》)正式向公众发布。调整后的《名录》,共列入野生动物980种和8类,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234种和1类、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746种和7类。豺、长江江豚等65种野生动物由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升为国家一级,熊猴、北山羊、蟒蛇3种野生动物由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调整为国家二级。名录新增517种(类)野生动物。
我国野生动物种类十分丰富,仅脊椎动物就达7300种,其中大熊猫、华南虎、金丝猴、长江江豚、朱鹮、大鲵等许多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为我国所特有。为加强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拯救保护,《野生动物保护法》对实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制度作出了明确规定。
在管理体制上,上述物种中,686种按陆生野生动物由林草部门管理,294种和8类按水生野生动物由渔业部门管理。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将依法依规切实做好《名录》调整后的各项实施工作:进一步加大保护力度,落实地方政府责任;严格执法监管,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依法规范猎捕、人工繁育、出售、购买、利用等活动;提高公众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科学认识,形成共同保护的良好局面。
早在今年元月份,安庆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正式获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安庆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9943.56公顷,其中核心保护区19613.32公顷,一般控制区20330.24公顷。地理坐标为:116°7'52.95''~117°15'14.17''E,29°47'2.53''~30°41'5.65''N。
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复中表示,安庆市、池州市人民政府要依法依规加强新建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依据《安徽安庆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按时完成自然保护区勘界立标、矢量数据采集工作,并及时将成果报省林业局备案。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蒋六乔
编辑:彭玲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