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据淮安中院公众号消息:3月4日,江苏省淮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官方微信公众号“淮安中院”发布《2020年度淮安法院保护妇女儿童权益十大典型案例》,其中披露了一起十分荒唐也十分恶劣的拐骗儿童案件。为了享受一下“古代富贵人家”的感觉,江苏省淮安一对夫妻以资助为名,将两个农村孩子骗至北京家中,进行了长达7天的奴役。
截图自微信公众号“淮安中院”
被告人李某、孙某系夫妻,因工作压力和家庭原因,产生了找人来伺候他们的想法。之后被告人李某在QQ上加入一个资助贫困儿童帮助群。
2018年下半年,被告人李某以核实其资助的贫困生家庭状况为由,驾车载被告人孙某到盱眙县淮河镇看望陈某某等人,并加了陈某某等人为微信好友。据悉,陈某生于2007年1月22日,张某生于2007年4月20日。后被告人李某、孙某以见识大城市为由,在未满十四周岁的陈某、张某监护人均不知情的情况下,于2019年6月22日由被告人李某驾车将被害人陈某、张某从盱眙县接至北京市海淀区其家中。
期间,被告人李某及孙某要求陈某及张某称呼二人为“少爷”“少奶奶”,称二人的儿子为“小少爷”,并下跪称“给少爷、少奶奶请安”,下跪给二人脱鞋、洗脚、捏脚、按摩,在“小少爷”睡觉时给他扇风,做家务事并让二名被害人骗父母说在淮安打工过段时间就回家等。
为使两名被害人继续留在北京,被告人李某与孙某商量后,由被告人李某制作假的通缉令,吓唬两名被害人不能回去否则会被通缉,也不能让家长报警。2019年6月28日,两名被害人的监护人因怀疑二人被拐骗遂向公安机关报案,次日,被告人李某、孙某驾车将两名被害人送至盱眙汽车客运站,后返程。
经公安机关电话联系,被告人李某、孙某先后于2019年6月30日、7月1日投案,如实供述上述事实并自愿认罪认罚。
2019年6月30日,公安民警对被告人李某手机淘宝订单检查,发现其购买了“电击项圈”“全包头套”“金刚之域—束缚八件套”商品,搜查被告人李某驾驶车辆,发现电击项圈等物品,2019年7月5日被告人孙某将到货的“金刚之域—束缚八件套”邮寄给公安机关。
本案经过庭审,公诉人、被告人及辩护人的举证质证,被告人李某、孙某为达到奴役陈某、张某的目的,以见识大城市为由,拐骗两名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其行为构成拐骗儿童罪。
淮安市盱眙县人民法院在综合全案证据的基础上,作出一审判决:一、被告人李某犯拐骗儿童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二、被告人孙某犯拐骗儿童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宣判后,李某和孙某不服提出上诉,淮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二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淮安中院表示,本案折射出一个问题,是不是还有通过这种以资助贫困儿童的方式进行诈骗或者诱拐的现象存在,相关部门应当加强监管。
此外,本案也给公众以警示:家长要加强对未成年人人身安全的保护意识,防止家庭悲剧发生。未成年人的身体和智力的发育尚不健全,体力较弱,必须给予特殊的保护。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