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2018年年初,合肥民间考古爱好者俞长兵在肥西县灯塔社区墩张大郢发现了疑似为明代古石桥的消息,经过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的报道后,引起了广泛关注(详见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2018年1月22日报道)。如今三年过去了,古桥目前的状态如何呢?2月15日,俞长兵忧心忡忡地对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说:“古桥西边正在建高层住宅小区,桥的南边就是新修建的公路,古桥四周被留了一个坑,不像是要进行文物保护的样子。”
肥西灯塔社区古桥现状
呼吁:希望古桥能被保护,希望有好的结果
为了一探究竟,2月16日中午,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再次来到灯塔社区现场。与3年前场景不同的是,原先拆迁的村落和杂乱的田地已不见踪迹,如今一栋栋居民楼正在兴建;原先的菜地和杂乱的草木,已被挖机清理平整。经过一番寻找,记者终于在新修建的灯塔路和蓬莱路高架桥交口西北边,找到了“隐藏”的古桥。在一个直径约七八米的水坑上,古老的桥背从浑浊的水面露了出来。桥面上,树桩、杂草和泥土、垃圾混在一起,凌乱不堪。记者注意到,桥面上的几块青石板破碎了。而在3年前,这几块石板都是完好的。古桥侧面的青石上写的“天启二年,建张家桥”字样,仍然依稀可见。就这座写有“天启二年,建张家桥”字样的古桥,是何时所建?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这只能说明刻字的这块石头构件是明代的,具体建造年代需要古建筑专家进行现场考察才能确定,“断代还要依据桥梁的结构和建造式样作参考,如果整个建造风格都是明代的,那就更好了。”
肥西灯塔社区古桥2018年1月21日的样子
对于这座古桥,有网友希望能尽快加以保护:“土一埋,挖机再一挖就没了。”“应该立即保护,希望(古桥)有个好的结果。”也有网友认为:“(古桥)和周边的环境已经格格不入了,这样保留下来也没有用处,除非像城西桥一样整体迁移。”而俞长兵认为:“还可以再呼吁一下,这个古桥没有被填埋,说明还是计划保护的,计划保护和能不能成功保护,是两码事。”
肥西灯塔社区古桥2018年1月21日的样子
墩张大郢村民张婷婷说,村民们都希望这座古桥能得到保护。“这座桥是我们的祖先明朝时从江西迁来后,建的第一座桥,可以说是‘老祖宗’了。把它加固、修复,建地标性的公园,我觉得都比较好。”
肥西灯塔社区古桥现状
部门:目前古桥变化不大,一直在关注并保护
2月16日下午,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联系上了灯塔社居委主任王正育,他介绍,对于古桥的保护,社区也一直很重视并关注,附近的居民们也希望古桥能得到保护。但因为古桥周边杂草杂树丛生,不利于古桥保护。所以在2020年1月初,社区用挖机对古桥周边的杂树、杂草进行了清理。王主任介绍,社区最初的想法是能建围挡或墙,将古桥围起来保护。但设围挡或墙保护古桥,是否合乎文物保护的方法,人们心里也没底。“我们在这方面也不是很了解,还要征求文物保护部门的同意,看怎么进行保护。”他表示,“我们都希望古桥能得以保护,只要需要我们协助的,需要我们干的,我们肯定按照要求做好。”
肥西灯塔社区古桥2018年1月21日的样子
肥西灯塔社区古桥现状
古桥到底怎么保护?记者进一步联系上肥西县文管所一位负责人,他表示:同2018年1月相比,目前古桥没有多大变化,只是河道淤堵,周围的环境变了。而古桥上方是两条高压线,说明这周边应该不会再有新建筑规划。而古桥周围的土地平整,则是为周边绿化以及保护古桥而做的。目前肥西县文物保护部门和灯塔社区一直在关注这座古桥并在做保护,“下一步请专家进行认定古桥文物价值,进行区域文物状况评估,根据评估情况制定保护修复计划。”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许佳 摄影报道
编辑 向凯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396200。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