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9月11日是国内量子计算龙头企业本源量子成立四周年。公司正式发布了未来五年量子计算技术规划路线图宣告,到2025年,公司将突破1000位量子比特,达到1024位量子比特,并将运用量子计算尝试在不同行业领域解决对应的问题,研制出行业领域的专用量子计算机。
为国守赛道 五年内将突破1000量子比特
2020年9月15日,IBM公布了量子计算机未来几年的路线图,预计2023年,会实现 1121 比特的量子系统 Condor,并表示在未来十年,能够实现容错量子计算机。
成立于合肥高新区的本源量子始终坚持为国守赛道,“为量子计算贡献中国力量”。2021年9月11日,本源量子在其成立四周年之际,也公布了公司未来在量子计算方向上五年的技术路线图。根据路线图,本源量子预计2021年底推出64比特超导量子芯片,新的设计布局增加了芯片的可拓展性,2022年初尝试突破144比特。到2025年,将实现1024量子比特。
本源量子总经理张辉说,本源量子超导量子芯片技术预计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2022年前研制超导量子计算机原型机,主要在芯片保真度、可拓展性等性能上尝试为后续专用量子计算机的发展打好基础,并验证基础量子算法以及证明量子优势;第二阶段在2025年突破到1000量子比特,可以尝试解决在各行业领域的特殊问题,研制行业领域专用机,赋能各领域发展;第三阶段在芯片比特数拓展到一定级别时,使用多核并行处理,本源自主研发的量子计算机操作系统可以实现量子资源的充分调度,有望实现通用型量子计算机。
迈向专用量子计算机时代
记者看到,此次本源量子的规划路线图中提到,第二阶段,也就是在2025年将突破到1024量子比特,这样就意味着专用量子计算机的形成,它也将实际运用到一些行业领域中。
张辉表示,本源量子自主研发的量子计算机,目前正在朝着新阶段迈进,即从量子计算机原型机到NISQ量子计算机(Noisy Intermediate-Scale Quantum含噪声中等规模量子计算机)。
据介绍,当量子比特数达到50~100时,量子计算机就有可能进行有价值的量子计算,并且有希望解决某些经典计算机难以解决的量子化学和材料科学等研究中的重要问题。NISQ时代还有望开发更多的启发式算法,与经典计算配合探索更多的场景应用。
据介绍,1000+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是面向通用量子计算机拓展的关键节点,对于未来量子计算机的技术路线走向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过,对于通用量子计算机而言,可能还需要达到百万比特。“目前来看,实现通用量子计算机要攻克的一个最大的难题就是解决纠错和容错的问题。纠错和容错的问题如果解决不了,那有可能很长一段时间都实现不了通用量子计算机。但是对专用量子计算机没有影响,像现在我们正在使用的经典计算机,都是有纠错和容错。一旦突破,通用量子计算机便指日可待。”张辉说。
张梦怡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项磊
编辑 王翠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396200。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