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合肥市南门小学始建于1897年,是安徽著名的百年名校。10月22日,"潮涌长三角 奋进看庐阳"长三角融媒体采访团来到南门小学森林城校区采访,了解南小在教育均衡、特色教育等方面的办学成就。
校园绿树成荫,庭院错落,环境优美,图书馆、实验楼、体育馆、学生食堂等硬件设施一应俱全。自主教育,七彩少年,丰富多彩的德育课程体系,吸引着采访团前往观摩。
据南门小学森林城校区执行校长何炜介绍,早在1995年开始,南门小学就一直坚持在周五下午放弃文化课程的学习,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类课——"星期五课堂"。 自主课堂培育了大批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与当下的"双减"不谋而合。跳水奥运冠军李娜就曾就读于南小,她曾说"我的母校曾长期坚持一项体育传统项目——乒乓球运动,可以说对我培养兴趣、今后从事体育竞技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经过20年的探索与创新,学校的"星期五课堂"已经拥有了40个不同的特色课程,如习作、英语、乒乓球、围棋、形体、书法、京剧、武术、篮球、网球等等。"全校所有的孩子都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来参与。"何炜介绍,在"星期五课堂"的基础上,学校又开始创设特色班级,形成"一班一品"。从一年级新生入学开始,家长即要给孩子填报"特色志愿",比如信息技术班、阅读班、书法班、京剧班、武术班、英语班等等。除了正常学习文化课和参加"星期五课堂"外,特色班的孩子还在每周的固定时间里对某一专长进行学习。
"为了落实‘双减‘,本学期森林城课后服务在延续以往的基础上,精准投放课程数量和种类,继续组织开展以阅读、体育、艺术、科普、劳动、娱乐游戏、拓展训练等为主要内容的个性化活动课程。"何炜说,同时,开展普惠托管班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辅导和答疑,同时也为学有余力的孩子拓展学习空间。
为了推进教育均衡,南门小学努力发挥名校集团化办学辐射带动作用,做教育均衡发展的高能辐射源。2014年,合肥市南门小学教育集团跨区域"联姻"办学,创办肥西县南门小学上派分校。2015年,南门小学万科森林城校区开始招生,南门小学桐城路校区并入南小教育集团。新校与本部校区实行"三统一":师资统一配置、教学统一管理、活动统一开展,同时抽调业务骨干到新校区管理与任教,至此实现了庐阳区内一、二环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目前,合肥南门小学已形成一校七区的集团化办学新模式,名校优质资源的辐射更推进了区域内均衡教育的发展,惠及更多家庭。
南门小学是庐阳区教育事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庐阳区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落实立德树人,让"学在庐阳"的金字招牌愈发闪亮。为提高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庐阳区不断推进"幼有优教"。庐阳区教育体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周宗华告诉记者,今年1-8月累计投入学前教育经费约1.06亿元,全力推进辖区适龄幼儿入"就近园""放心园""优质园",在实现老城区公办园全覆盖、区域内普惠园全覆盖的"三园两覆盖"目标的基础上,持续优化学位设置,拓展办园惠及面。政府、国企合力,创新成立庐阳区学前教育集团,满足更多适龄幼儿入园需求。目前,辖区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已达87.23%,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54.17%。
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同时,庐阳区全力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周宗华表示,"辖区18个教育集团持续发挥带头作用,南门小学、45中等名校不断深化优质资源共享模式;实行"5+2"模式,推进校园"三点半"课后服务工作品质提升,每年安排专项预算保障辖区中小学校的课后服务个性课程或普惠托管;严格执行"十不得"要求,落实国家"五项管理""双减"政策。"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徐琪琪 刘旸 余康生 顾亦飞
编辑 许大鹏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