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中欧班列十年累计开行逾2.1万列 运送货物超210万标箱

大皖新闻讯   近日,一趟装载着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参展展品的中欧班列抵达上海,这是进博会(部分)参展展品连续第三年通过中欧班列运输。上个月,在江苏连云港,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的成功举办,进一步强化沿线国家和地区产业链、供应链联接畅通,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长三角地区中欧班列(含中亚方向,下同)开行火爆,今年前9个月,共开行中欧班列3293列(含回程),运送货物34.39万标箱,同比增长10.1%。一列列“钢铁驼队”不知疲倦地奔赴往来于国内外,在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多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架起了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桥梁”。

长三角区域内汇聚众多世界500强企业,也是我国重要的产业基地之一。2013年9月29日,中欧班列(苏州-华沙)首次开行,标志着长三角地区中欧班列开行零的突破。2014年11月18日,首趟中欧班列(义乌-马德里)开行,全程13052公里,历时21天抵达位于伊比利亚半岛上的西班牙马德里,成为目前为止,长三角地区运行里程最长的中欧班列线路。2015年2月22日,中欧班列(义乌-马德里)首次从马德里载货回程,实现长三角中欧班列双向开行。2018年11月8日,中欧班列(合肥-赫尔辛基)满载太阳能板、LED光源、电子感应器等“精密制造”,从阿拉山口铁路口岸出境,历时16天抵达芬兰首都赫尔辛基,标志着安徽中欧班列至北欧线路首开成功……

十年来,铁路部门先后在义乌、金华、合肥、上海、苏州、南京、海安、徐州、连云港等9个城市的装车组织站成功开行去往德国、西班牙、英国、拉脱维亚、芬兰、乌克兰、匈牙利、荷兰、俄罗斯、白俄罗斯以及中亚五国等共计36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中欧班列,打造出义乌小商品、苏州电子产品、合肥白色家电和汽配件、连云港日韩过境设备等特色班列产品,让更多“中国制造”搭乘“钢铁驼队”源源不断地奔赴国际市场。

十年来(截至2023年9月底),长三角中欧班列累计开行2.14万列(含回程),运送货物211.47万标箱,为长三角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有力保障了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也带动了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近几年,长三角中欧班列装运的货物日益丰富,货品品类不断扩容升级。除了广受欢迎的义乌小商品、苏南纺织品、服装外,更具产品竞争力和高附加值的光伏组件、汽车配件、机械装备、白色家电等也不断跻身欧洲市场。此外,返程的货物品类也从早期的木材、汽车零配件等逐步拓展到机电产品、食品、医疗器械、机械设备、酒类等,实现了多样化发展。安徽黄山茶叶、浙江永康五金工具等地方特色产品也随着“钢铁驼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大皖新闻记者  刘旸  通讯员 许文峰 胡晓炜

编辑 陶娜

—— 本文由大皖新闻原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