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温州三垟湿地、朔门古港遗址 打开千年商港古今交融的魅力画卷

大皖新闻讯   6月7日,长三角新全媒联合体第六届年会采风活动在浙江温州举行,媒体代表们深入探访了三垟湿地和朔门古港遗址,感受温州在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方面取得的成就。

媒体代表们来到了位于温州市瓯海区三垟街道的三垟湿地。初夏时节,这里百湖密布、山水秀美,绿意盎然的美景令人陶醉。据了解,三垟湿地是浙南地区保持最完整的水网湿地,被誉为“生态客厅”和“城市绿心”。

近年来,三垟湿地通过“生态保卫战”,包括拆迁、征地、清淤、治理、巡查、保洁、创建、引水等八个方面的综合整治,实现了从“污水坑”到“生态园”的华丽转身,湿地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提升。

三垟湿地美景

在这片绿意盎然的生态绿洲中,榕源、南怀瑾书院等文化地标衍生出了“稻香三垟”“生态三垟”等研学课程,让人们在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中,感受到诗意空间的魅力。

随后,媒体代表们又来到了朔门古港遗址考古发掘工地。在这里,他们听取了相关负责人关于项目缘起、遗址概况、阶段性发掘成果等方面的介绍,并深入了解了遗迹出土文物情况及背后的文化内涵。

朔门古港遗址的发现源于2021年温州市鹿城区启动的望江路下穿隧道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考古人员意外发现了一些古石条,从而揭开了古港遗址的神秘面纱。通过对遗址的发掘,考古人员陆续发现了宋元和明清时期的朔门瓮城遗迹、江岸、桥梁、陡门闸、栈道等建筑遗迹,以及九座码头、三艘沉船和大量的瓷器、漆器、琉璃、瓦当、贝壳、稻谷等实物。

朔门古港遗址发掘现场

这些珍贵的考古发现不仅证实了温州人向海而生、激航万国的梦想,也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和海洋文化的重要物证。温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朔门港考古发掘的成果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科研价值,对于推动温州乃至长三角地区的文化旅游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大皖新闻记者 姚一鸣

编辑  张思平

—— 本文由大皖新闻原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