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大皖新闻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大皖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大皖新闻讯 在经历15天的漫漫公交路后,合肥的江夏终于抵达了这次旅行的最后一站——漠河市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市北极镇,这也是他这次旅途的终点。眼前的景色让他眼睛一亮,在这里,他看到了祖国最北的边界线和界碑,也看到了河对岸的异国风光。江夏觉得自己十分幸运,抵达终点的时候赶上了夕阳西下,白茫茫一片的大兴安岭森林沐浴在落日余晖中,“那个画面美得像梦里面一般。”
一路上收获很多帮助
15天前,当这名23岁的小伙说出自己要坐公交从上海到达漠河时,很多人表示不理解,甚至认为他异想天开。但是现在,他似乎可以告诉自己,“我已经做到了。”1月30日凌晨,在漠河市区安顿下来的江夏,终于有机会认真盘点一下这些天的旅程。
冬天在北方旅行本身就不大容易,在严寒天气中马不停蹄的赶路,对身体也是极大的挑战。江夏坦言,这趟公交车轮上的到东北之旅,比之前的更具挑战性。从河北到辽宁,从哈尔滨到漠河这一段,他还是选择坐火车,因为乘坐公交车的可行性变弱了,“雪国列车”“山海关路线”等很有名的火车路线,也让他收获了独特的北国风光。
能够完成这段旅行,江夏认为是有多方面因素。旅行前的路线规划是必不可少的,基础公共设施的完善也很重要。在他看来,城际交通的快速发展,助力他能够在大部分行程之下,通过公共交通抵达自己的目的地。此外,良好的身体是完成这段旅行不可忽略的因素。“我本来以为自己可能到北方受不了,但是发现我抗冻能力还可以。”江夏笑称。
“一路上很多人在帮助我实现梦想。”在这趟漫长的旅途中,陌生人的善意,赋予了江夏一路坚持下去的动力。在唐山等公交时,漫长的等待和严寒的天气,让江夏一度想要放弃这段旅行。“想着要不直接到唐山火车站坐火车回家算了,正好有个本地大哥,巧的是他老家也是安徽的,开车看到了站在外面等车的我。”那是一片人烟稀少的农村,热心的大哥了解情况后为江夏联系了拼车,这也让他顺利到达唐山火车站,继续自己的旅行。
灵活、理性对待公交旅行
伴随着江夏在网络上的走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到公交旅行这种方式的可行性,也有一些关注他的粉丝想去尝试公交旅行。“这两天还有一个朋友跟我说,自己小侄女刷新闻看到他坐公交车从上海到漠河,也想学习如何坐公交车去旅游。”面对网友们也想尝试公交旅行的想法,江夏并未保留地分享了自己的路线规划,还附上了一番鼓励,“好好学习,好好努力就是未来的幸福。”
谈及这段旅行的经验,江夏表示,公交旅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他建议大家坐公交去旅行的时候,不要太死板,能坐火车、能打出租车的时候就不要硬咬着牙坐公交车撑着。“我觉得现在身体健康最重要,我中间也是几次在计划之外打出租车,因为当时实在等不到车,太冷了,我受不了了。”
按照“公交迷”的规矩,江夏的这段公交之旅似乎有过多次“违规”。江夏却认为自己不是公交迷,而是一个自由旅行者。在他看来,自己的公交出行只是旅行的一种方式,并不能说明什么。
“我不如很多人,也从未觉得自己厉害,但是我希望用自己的故事告诉更多人,原来坐公交也可以去那么远的地方啊,原来旅游也可以慢一点。”他把自己的灵感来源归于切.格瓦拉的环美洲摩托之旅,以及一些旅行视频,他更希望自己作为一个探路者和一个观察者,作为更多人的眼睛替大家探索公交车旅行的可行性。
做自媒体变现不算是梦想
许多人亲切的称呼江夏为“旅行青蛙”,一路上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勇敢地去往不同的目的地。但江夏觉得自己和“旅行青蛙”的契合度并不怎么高,旅行加拍照不是他唯一追求的目标,他也在思考怎么去帮助别人——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在地铁站帮助别人拎行李箱,试着去资助摆摊的年迈老人,更希望能好好打量路过的每一座城市。
通过视频记录多次的公交旅行,江夏在自媒体上也积累了流量,有人觉得他想当“网红”,并借此给自己立各种人设,也有说他在做没意义的事情,其实算下来也并不省钱。他也在旅途中回应了这些质疑,称自己不是网红也不是名人,只是一个分享旅行经历的旅行博主,做自媒体变现其实不算是他的一个梦想。
“回归到现实,我也是一个会面对各种苦恼、也精神内耗过的年轻人,所以完全不用神话我,我和你一样,我们可能此时此刻都面对着同样的烦恼。”这趟旅途下来,江夏觉得自己的收获肯定是大于付出的。
完成了这次旅行挑战,见识了北国风光后,江夏期待着返回自己的家乡合肥。而不久前结束考研的他,也在期待下一步是否能够梦圆。在返回之前,他计划给家人和朋友们带一些旅行中的纪念品,还准备到北极村邮局,为关注他的人邮寄一些明信片,“在这边买了很多进口的糖果,还有哈尔滨红肠带给爸妈吃。也让爸妈体验一下北方城市的一些特色。”
大皖新闻记者 陈牧 实习生 杨春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