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即时看 »

小学生起诉老师体罚致其焦虑抑郁,法院:老师行为有不当之处,但无因果关系

凡大皖新闻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大皖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大皖新闻讯  广西一小学生小超(化名)因课堂练习没有完成,被数学老师敲头部、揪耳朵等,事后,小超产生厌学情绪,被确诊为焦虑抑郁状态。小超与家人认为,此系数学老师体罚所致,遂将数学老师及学校告上法庭。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各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公布了该案一审民事判决书,法院认为,起诉证据不足,驳回小超诉请。

公开的判决书显示,法院查明,被告韦老师为被告学校的一名数学教师,原告小超是该校学生。2023年3月14日,韦老师上数学课讲解练习时,在教室巡堂,发现小超没有完成练习,就用翻页笔敲击小超头部4次,期间有揪小超耳朵行为,同时提小超衣服让其从座位上站立。

2023年10月29日,南宁市某医院对小超主诉疾病“敏感多疑、厌学1周”进行初步诊断为焦虑抑郁状态。同年11月12日,该医院门诊对小超诊断为焦虑抑郁状态。

小超认为,其产生的焦虑抑郁状态系被告韦老师体罚、侮辱、谩骂所致,要求判决二被告赔偿其损失。

判决书截图

法院认为,学校和老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是学校和老师在履行自己的教育管理义务,但在本案中,被告韦老师在进行教育管理时,有用翻页笔敲击小超头部、揪耳朵、提小超衣服令其从座位站立等行为,韦老师的教育管理行为具有不当之处。

现小超以其产生焦虑抑郁状态是被告韦老师的体罚、长期变相体罚、侮辱、谩骂行为所致,要求二被告赔偿损失,从初诊病历、疾病证明书可以认定小超存在焦虑抑郁状态,但作为一种状态,一个人存在焦虑抑郁状态可能是由多方面引起或者多方面的共同作用所致,小超现有的证据不足以证实其焦虑抑郁状态,与2023年3月14日受到韦老师的教育不当行为,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或者韦老师的行为致其焦虑抑郁状态加重的情形。

至于小超称受被告韦老师长期变相体罚、侮辱、谩骂,无证据证实,法院不予采信。

综上所述,原告请求二被告赔偿其各项损失,证据不足,法院不予支持,遂判决驳回原告小超的诉讼请求。

大皖新闻记者 朱庆玲

编辑:何钱源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639900
如文中采用图片无法联系上作者,请通过baoliao@ahwang.cn与本网联系,提供姓名、联系电话、银行卡号、开户行信息和地址,以便支付稿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