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8月7日晚11时左右,正在云南西双版纳考察的合肥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理事虞磊,在公路上偶遇了一条正过马路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闪鳞蛇。8月8日一早,大皖新闻记者从虞磊发布的视频中看到,这条闪鳞蛇在公路上爬行缓慢,蠕动时身体呈现五颜六色的彩虹般颜色。
云南因地形复杂多样、气候垂直差异显著,孕育了极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不过,由于处于雨季,虞磊来到西双版纳的这几天里,却很少发现蛇的踪迹,所以当晚能邂逅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闪鳞蛇,实属难得。8月8日晚,在接受大皖新闻记者采访时,虞磊表示,他发现闪鳞蛇时,非常兴奋。据了解,闪鳞蛇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属于易危物种,较为稀有珍贵。当时,虞磊仅对其进行了观察和拍摄,随后这条蛇自行钻入了路边草丛中。
大皖新闻记者查阅公开资料发现,闪鳞蛇的性格温顺且胆怯,无毒,属于洞栖性的蛇类。它们常把自己埋在枯枝落叶,朽木,甚至是石块下,还喜欢钻各种洞穴,只有夜间或雨季才到地面活动。其背面蓝褐色,在阳光照射下,可以闪耀出独特的电蓝、宝石绿、血红、紫红及铜色光泽,故而得名。
图为虞磊在云南西双版纳偶遇的闪鳞蛇(视频截图)
虞磊也向大皖新闻记者介绍,闪鳞蛇是闪鳞蛇科、闪鳞蛇属蛇类,在我国仅分布于云南省南部。我国南方还分布着另一种海南闪鳞蛇,整个闪鳞蛇科也仅有这两种蛇。至于闪鳞蛇为何会成为易危物种?虞磊解释道,一方面是因为其颜色艳丽,易遭非法捕捉和贩卖;此外,它们在公路上行动迟缓,易被路人打死或遭车辆碾压。
大皖新闻记者 许佳 实习生 冯新竹
编辑 陶娜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