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羞耻症”不是病

今天,你“羞耻”了吗?

继“休息羞耻症”“精致羞耻症”“情绪羞耻症”之后,又有“生日羞耻症”“努力羞耻症”等“症状”问世。

各种“羞耻症”成为热点

社交媒体上经常能看到“确诊XX羞耻症”的标题或标签,不得不感慨互联网和媒体的造词能力。

打扮太土有土味羞耻,打扮太精致有精致羞耻,甚至不打扮有平凡羞耻。觉得自己长相平平有容貌羞耻,觉得自己长相太好又有美丽羞耻……在所谓“耻感”文化下,不管你怎么做、表现如何,都有一款“羞耻症”对号入座。

久而久之,有人先入为主给自己预设负面评价,一旦觉得自己倾向某种“羞耻症”,可能会不断加深刻板印象,乃至觉得自己“不正常”。

实际上,大部分“羞耻症”是人为制造的概念。

在吸引力经济模式的驱动下,一些内容生产者把目光放在“羞耻症”上,特别是“美丽羞耻”“努力羞耻”这种存在强烈反差对比的人造词汇,更能吸引眼球,获取新鲜感,挑拨用户神经。

一些生活常见行为便被人为放大,定义成“羞耻症”。这些标题或标签戳中用户敏感的情绪,在用户画像、算法作用下不断被强化,成为某种“流量密码”。

发打扮靓丽精致的照片不一定吸引人,一旦带上“美丽羞耻”“精致羞耻”的标签,就可能引发网友围观。

可见,这种标签化的“羞耻症”设计,在某种程度上是流量游戏的一环。

“美丽羞耻”困扰不少年轻人。胡超/图

然而,普通用户如果时常刷到这类帖子,不可避免也会对自身的认知心理产生影响。毕竟人是社会化动物,一举一动都可能受到他人的观察和审视。

传统上,“耻感”是一种道德行为规范,儒家讲求“礼义廉耻”,孟子强调“耻之于人大矣”。一个人如果没有羞耻感,难免被他人避而远之。适度的羞耻感是有必要的,使得我们反思不当行为,思考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进而促进个体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行为规范。

但受到互联网的放大效应影响,这种“耻感”文化有矫枉过正之嫌。

如果过于注重外界的看法和评价,动辄小心翼翼、处处如履薄冰,这不是自我束缚吗?该休息时要看别人休不休息,否则就有“休息羞耻症”,努力工作学习时要看别人努不努力,否则就有“努力羞耻症”……我们的自我评价系统,就会出现偏差。

虽然说外界的鼓励支持是重要的,但过分依赖于此,还是折射自身的不自信,乃至精神世界的空洞匮乏。

以笔者为例,过年回家时曾因为留长发显得格格不入,不可避免遭到父母亲戚的议论,难道我要由此确诊“男生长发羞耻症”吗?(网上这类帖子并不少)。

事实上,留长发不会影响什么。大多数时候,大家也没那么在意你的一举一动。内心的充盈和强大,才是抵御这种“羞耻症”文化的武器。

“我们不一样”,正是社会精彩之处。过成自己喜欢的、想要的样子,无惧他人臧否,也无需被互联网潮流词汇裹挟,那么过不了多久,这种“XX羞耻症”就不再流行了吧?(据安徽时评,郁风)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