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伪体育专项羽毛球项目专项记者,到安赛龙以训练强度蝉联奥运男单金牌,我的奥运会也基本结束了。这确实是一场乏味的比赛,让人梦回“屠龙时代”的大部分折戟沉沙的故事,很明显安赛龙在让球,如果不制造一些跌宕起伏和创造一丁点难度,就像坐在朱军的《艺术人生》栏目里,还没有酝酿出几滴眼泪就结束了,那安赛龙的任何庆祝,都会显得乏味。
国羽依旧是威武的,就像郑思维是来拼命的,就像女双实现了内战。梁伟铿王昶惜败,好像持续低迷的男双更容易被原谅。何冰娇确实打不过啊,然而网友又开始了,觉得如果是陈雨菲来,肯定行。女单有两件事挺那什么的,一个是马林伤退,她说李雪芮诈伤的往事又被拿出来整了一出“天道轮回”“报应不爽”之类的结论;一个是何冰娇苦战不敌,陈雨菲躺枪“莫须有”赢的可能。陈雨菲录了视频祝贺何冰娇,同时说这么一段:“我不希望再听到有人说如果我上去打会怎样怎样的,因为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不好的事情,也是一件不尊重任何人的事情。”
【安洗莹何冰娇惺惺相惜】
陈雨菲的发言还有一个背景,就是被寄予厚望的新晋男单世界排名第一石宇奇不敌昆拉武特之后,出来道歉。一个每天刻苦训练的职业运动员,因为一场失利站出来道歉,好像他就不想赢。林丹当着陈雨菲和石宇奇的面说,运动员因为输球道歉“很可怜”,他说了很多遍“很可怜”,但他也没非常有逻辑地说出为什么可怜。我觉得,在键盘侠的世界,这是一种危机处理,因为网暴真的太可怕了。
这可怕还体现在奥运会季军,铜牌获得者李梓嘉身上,拿到奥运会铜牌之后,他居然是哭着接受采访,而且是表达了自己对于球迷和媒体的不解,最重要的是他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走到奥运会第三名的位子,永远都有声音在说他的不是。一个项目被上升到马来西亚国球的地位,这个镜像里的所有人,都会发生一些形变和扭曲,譬如你打羽毛球的时候,打的就不仅仅是羽毛球了。连李宗伟铺下的阴影,也要你去照亮。
这时候教科书动作的昆拉武特输球后的危险,颇有点讪讪的不怀好意,打不过安赛龙又不丢人,安赛龙整个奥运夺冠的历程,一局都没有输。所以,你可以拿男单奥运决赛的场面当个梗,譬如李梓嘉和石宇奇突然大喊:扶我起来!甚至你可以说,陈雨菲看到这个场面都喊了一句:扶我起来!再不行你说王楚钦拿着被踩坏的球拍也来了一句:扶我起来!但是老讲老讲,是不是就成了春晚语言类节目了,就有点口里无德了!
【何冰娇安慰伤退的马林】
羽毛球运动老伤人了,你看安洗莹才多大,拿了奥运会金牌也跟自家羽协翻脸了,她那个膝盖,也埋着一颗雷。有兴趣你就看看世界羽联的赛程,一个球迷如果瘾真的大,全年几乎都有比赛看,看什么呢,看运动员一轮游或者“收下运动员的膝盖”。我觉得,运动员总归是理解运动员的,所以,何冰娇拿着西班牙的小徽章登上奥运亚军领奖台,所以李雪芮看到马林以和自己类似的方式倒下同样泪流满面。
畏威而不怀德。有小礼而无大义。
不足取吧。
运动员道歉是可怜,那把运动员逼上道歉台的人和气场,就不止是可怜了吧。快乐不应该是分享成两个,悲伤不应该是分割成两半吗?即便,马林当年说过李雪芮“诈伤”,李雪芮看到马林受伤瞬间的眼泪,不是已然无声称重和重置了过往吗?键盘侠能感受到这无声处的真实能量吗?还搁那引经据典骂来骂去,搁那人云亦云“一个都不原谅”,你不是成了你反对的人了吗?(蒋楠楠)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