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女记者专“钓”村支书

豫西小山村突然收到千里之外的问候。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某村的村支书老李前一段遇到了件挺奇怪的事儿,每天早上他都会收到一条陌生人发来的短信,每天发短信的都是同一个电话号码,每次短信的内容无非是美好祝福之类的话,看语气像是个女人,似乎没有恶意。

李书记有些好奇,回复了一声“你好,你是谁?”对方自称是人民日报社的编辑,一来二去,李书记交了一个没见过面的朋友。

今年中秋节前夕,“女记者”打来电话说放假了没地方玩儿,李书记客套一句来我们乡下玩儿吧。

谁知两天后,李书记就接到了对方发来的信息,是一条高铁订票短信,对方要从北京来新安县找李书记玩儿。

这下李书记心里有点犯嘀咕,“北京的那个特别漂亮的女的大老远来我们这儿农村玩,我觉得是有点不现实”。

尽管心里不太情愿,李书记还是应约到高铁站,接上这位自称记者的张某,安排了住宿。

第二天开车陪她游玩了新安县的景区,结束后又安排她在村里的民宿住下。就在李书记要离开的时候,这位北京来的张“记者”提出了要求,要李书记帮她完成销售任务,买一套书。

李书记心里一惊,问什么书?多少钱?“女记者”说这一套书是12900元。听到这儿,李书记心里有数了,认定“女记者”是骗子,让她把这两天游玩食宿的费用退了。双方争执不下,李书记报了警。

当民警赶到村里进行调查时,这个张某说自己是某品牌火锅店的服务员,从来没有冒充过记者。

警方在进一步调取手机证据的时候,发现了玄机。原来这位张女士微信的联系人里面,有七八十位村支书,遍布全国的各个省份。

在警方的反复询问下,张某交待她在网上搜索全国各地村党支部书记的联系方式,然后以报社记者的身份添加对方微信,待逐步取得信任后和对方见面,欲以自己有销售任务为由,推销书籍或者邮票。

真相大白!警方依法对她进行了处理。

办案民警告诉记者,正是由于这位李书记的警惕才使得诈骗没有成功。

根据规定,新闻工作者不得以任何名义索取、接受采访报道对象的财物或其它利益,提醒广大群众若您碰到以新闻采访的名义收取费用,或者进行其它推销敛财行为的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

(据大象新闻)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