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楠自语】人间喜剧

付航确实在《喜剧之王单口季》里,用两篇王炸稿,坐实了“斗战胜佛”。

刘旸教主一直惦记着自己的第二篇稿子,很明显,只有刘仁铖确实没想到,自己可以凭借家族“铝合金”,和猴哥组成最后的“取经四人组”,他是真的没有稿子了,最后一轮他只拿到了118票。其实所有人到最后,都在想着要上点价值,包括拒绝所有标签的猛男,也在输出他不承认的价值观——因为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不表态,也是一种态度。

就像大家肯定巴菲特的好伙伴芒格的态度:

我没有什么要补充的了。

付航的两段决赛稿拯救了“单口季”

好家伙,256分钟+147分钟,看一场脱口秀的时长,感觉刷了一遍指环王三部曲,起码连映了两场“哈利·波特”大电影,500分钟够得上一场漫长的告别了吧。除了年过60的吴镇宇保持住了稳定的情绪,所有喜剧人在一档喜剧节目里都用行动证明了高级的喜剧是笑中带泪。不知道李诞看到这一幕是什么感觉,毕竟是综艺,毕竟有镜头。

除了第一次相遇,刘旸教主再也没能和千万粉丝的付航齐头并进,到后来,付航真的吃完法餐吞了洋酒,完成了进化简史,坐着马车一骑绝尘。恍惚间,中年危机成了脱口秀的主题,灵魂脱口秀大师阎鹤祥科普对跖点解释了“处境”,小鹿乱撞的小鹿其实就是失策了,看不清的黑灯早就看到了答案,就像付航说的:谜底就在谜面里。

怎么说呢,这漫长的500分钟布满了充沛的感情。仿佛总决赛的10位选手,一群老友和飞行嘉宾共同完成了一次遥远的询唤,询唤文图不符的没有到场的“喜剧之王”周星驰,同时用眼泪完成了对柳飘飘和尹天仇的现实致敬。我那天截了个屏,想看看选手内心独白的小黑屋墙上的海报到底是哪些电影,直到昨天我才意识到,那是复刻了《喜剧之王》里星爷的床头摆放着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著作的蜗居。

彼时我只想感叹付航对一个″人马猴″现场的高级描述。

不得不说,是付航的决战文本把《喜剧之王单口季》打造成了《2001太空漫游》里的黑色石碑,扫码显示两个字:喜剧。其它所有人,以泪腺发达的小鹿,表情浮夸的刘旸教主和墨镜隐藏一切的黑灯为代表,有显而易见的失落。太温和了,甚至太温情了。还好有一只猴子的冒犯。

除此之外,就是对郭麒麟的巨大好感。气质和格局,有郭德纲的影子,但也有一代更比一代强的见识。两位搭档的内部梗,最终都没有让人产生反感,而在点评喜剧问题上的专业,自己对于传统艺术的理解,对于批评和赞美的尺度拿捏,比他演戏高级了太多。到最后,作为德云少班主,他对付航的过激赞美,和对早早就被淘汰的“演的什么玩意”的德云社年轻演员的过激批评,诚恳得有点匪夷所思。

一整个夏天,到入秋。《喜剧之王单口季》成了陪伴型综艺,像正在全系列复映的同样是陪伴型电影的《哈利·波特》系列。以阎鹤祥的出走为例,并行的是《哈利·波特》系列中小演员的各自成长,魔法能让他们各自走到哪里,每个人都将面对什么样的质疑。

高级的喜剧当然是很深刻的。你得看到本质才能调侃到核心。就像阎鹤祥和郭麒麟掏心掏肺的“处境”,喜剧其实解决不了具体问题,譬如大家振振有词的盲道,大概率依旧不会有所改观。外部世界没有得到解决,解决的只是内部世界的对话问题:和解,共存。

可不就是看清真相,继续上路。

刘仁铖说付航提携他,去演死尸,节目组煞费苦心呼应了不在现场的周星驰,在《喜剧之王》里的早期成就。这个一点都不可笑,甚至也谈不上励志,丹尼尔·雷德克里夫就像托比·马奎尔,演完哈利·波特和蜘蛛侠,就可以躺平了。但是长大的哈利·波特先生,在《瑞士军刀男》里完成了自己的另一种人生喜剧:他饰演了一具苍白的,没有对白的尸体。

我没看过巴尔扎克,但感觉六卷《人间喜剧》,500分钟肯定看不完。(蒋楠楠)

—— 本文由大皖新闻原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