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一次看到电影里,关于录音的清晰记忆,仿佛还是另一个时代,2001年许秦豪的《春逝》,起码是我的另一个时代——太文艺了,满世界去收集自然之声,结果小伙子对李英爱来了一句:恩素,我是你的方便面吗?意思很简单,你太不把我当回事了。
《好东西》里也有一段非常提纯生活的“猜猜这是什么声音”,神来之笔,锅碗瓢盆的生活噪音,出于剧透不安的良心考虑,我只能说这是一段神来之笔,是自编自导的邵艺辉强力输出的生活的文艺的一个缩影。这块是亲情输出非常灵的一段,而和“方便面”相呼应的,是章宇和宋佳之间到底是整堂课还是课间十分钟的关系。宋佳是邵艺辉最强的传声筒,当然钟楚曦也很棒,和那个早熟的闺女一起,三角形的稳定性吧,没有一条腿变成了拖后腿的腿。
关于观点输出,并不是说它多么先锋和强烈,毕竟咱们生活在2024年,如果我跟你惊叹,一帮男男女女围着餐桌当着孩子的面讨论月经和梦遗,你是不是觉得我来自春秋战国时代,但是我只能说,在光景非常好的600亿时代,《好东西》的观念输出肯定不是那么容易拿到标的。不是因为它强烈,不是因为它先锋,不是因为它前卫,仅仅是因为它开放,它秉持的一个开放的态度。必然的,会得到迎合和响应。
于是很有可能,别不信,评论区会炸掉。
想带节奏的人要明白:
《好东西》里面没有物化女性。
《好东西》里也没有真正被物化的男性。
你知道开放的态度为什么好,这就像《爱情神话》,回头想想,无论故事是真的假的,看似传统或者看似现代的,都给它一个松弛的正视;《好东西》也一样,不要觉得只有你的观念里的好东西才是好东西,这就叫开放。连结尾也是开放式的结尾,就不要把它称为结果,Let It Be。开放为什么好,它更容易让达成一个目标:再不被万事万物卡住。
从旁观者的角度说,王铁梅太铁了,小叶太飘零了,小马太喜欢姐了,小胡太海了,理论上他们都需要一位心理咨询师,但哪一个角色看完你是讨厌的呢,你身边一定有这种人,包括赵又廷演的前夫哥,以要去结扎来表达对前妻不绝如缕的爱,甚至一不留神来了一句:你看过几本上野千鹤子!这浮夸,竟然也是善意地靠近。
《好东西》会掀起对立,因为你肯定知道巴别塔,肯定知道那本书的名字叫《世界的词语是森林》,因为今年中国电影市场里确实有“女性电影三部曲”,分别是豆瓣评分8.9分、9.0分和9.1分的《姥姥的外孙》、《出走的决心》和《好东西》,在很多人眼里,它们是打引号的恐怖片,因为它们都能让你想到身边的人,甚至非常亲的人。确实有人说过,一切历史都是观念史,问题是很多观念只是一种标签和口实,是一种茶余饭后的时尚谈资,也就是前夫哥的那句:
你看过几本上野千鹤子!
上野千鹤子和所有这些女性电影,仿佛都在给《好东西》铺陈。因为《好东西》确实不是在引发对立,它充满善意地在陈述一些明确的东西,比如邵艺辉导演会说:家务劳动和社会劳动一样要被重视和尊重。这是立意和起点,而不是在分别高低贵贱。
《爱情神话》是上海人的故事,《好东西》只是发生在上海的外地人的故事。但是邵艺辉的两部上海故事都彰显上海也都在隐藏上海,我的意思是华丽的物质的上海,但是你又能从生活流也还好,观念也好,明确感受到这确实是上海这座中国最开放的城市,所能带来的最好的东西,就是开放的态度本身。重点不是你读过几本上野千鹤子,不要标榜,是你真的大门常打开,开怀容纳天地,做是一个真正开放的人。
愿我们因此,都努力不再被万事万物卡住。
(蒋楠楠)
编辑 王翠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