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警报频发,医疗系统承压,基础设施出现故障,公众生活节奏被打乱——这些现象折射出,意大利正经历近年来最严峻的夏季之一。意大利政府在加紧部署多项应急和长期适应性措施。专家认为,在气候变化加剧的背景下,高温等极端天气正从“异常”现象变为“新常态”。
多起高温相关死亡事件
据意大利安莎社报道,本周以来,意大利已发生多起与高温天气相关的死亡事件。6月30日,在意大利北部城市博洛尼亚郊外,一名40多岁的摩洛哥籍建筑承包商因中暑抢救无效身亡。7月2日,两名男性游客在撒丁岛的海滩猝死,死者年龄分别为75岁和60岁,均死于高温引起的疾病;当天,热那亚还有一名85岁老人因中暑引发疾病,在医院急诊室内死亡。
据意大利卫生部通报,截至2日,全国已有18个城市进入“高温红色警报”状态,该状态意味着健康成年人也可能在户外活动中面临健康风险。
意大利急诊医学会主席亚历山德罗·里卡尔迪对媒体表示,最近几天,全国急诊接诊量比平时高出近两成,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等群体更容易在高温中出现并发症。
高温不仅影响人体健康,也考验着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佛罗伦萨、贝加莫等多地供电中断,疑因用电高峰致负荷过重或电缆受热损坏。在北部维琴察至维罗纳之间的一段高速公路上,高温导致沥青路面开裂,车辆拥堵绵延30公里。
法国国营铁路公司1日宣布,连接米兰和巴黎的高速列车将暂停运行数日,以清理因雷暴天气带来的线路障碍。
政府部署应对措施
随着高温持续,意大利政府正加紧部署多项应急和长期适应性措施。伦巴第和拉齐奥等多个大区已出台强制性规定,限制户外劳动时间,禁止在中午12点半至下午4点之间进行高强度体力劳动。全国性夏季劳动协议也在制订中,预计将涵盖建筑、农业等户外作业行业。
在罗马,市政供水公司在“饮水地图”手机应用程序上新增了指引市民就近寻找饮水点的功能。与此同时,民防部门发放数万份宣传资料,普及中暑预防知识,强调避免在上午11点至傍晚6点之间外出。民防部门和社服系统还加强了对街头流浪者等弱势群体的接收和救助。
在旅游热点地区利古里亚大区,卫生部门甚至发布宠物防暑警告,呼吁市民避免在高温时段带宠物出门,同时提供居家养护建议,凸显高温天气对生活方方面面的冲击。
极端天气或成气候“新常态”
意大利国家科研委员会大气科学与气候研究所研究主任、气候学家马尔切洛·米列塔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意大利正在经历今年夏季第二波热浪,而且很可能不是最后一波。目前热带环流正在北移,导致非洲高压系统更频繁、更直接地影响地中海地区。“这种高压带来的暖空气不如亚速尔高压温和,而是更加炙热、压抑,甚至影响到了北欧。”
不仅是意大利,欧洲多地近来同样正在经历高温考验。米列塔强调,当前欧洲的热浪不是偶发事件,而是全球变暖背景下的结果。“地中海已经成为全球升温最快区域之一。如果不尽快采取减排措施并加速部署本地适应策略,未来的夏天可能更难过。”
米列塔特别指出,地中海海水升温是导致极端天气的一个关键因素。今年,西地中海,特别是西班牙和法国的地中海海域海水温度比正常年份显著升高。“大量海洋热量被储存于近地层,一旦冷空气进入,便可能诱发风暴、洪水等剧烈天气。”米列塔认为,极端天气在强度上可能不断提升。
新华社记者 任耀庭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