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鲜嫩口感险送命,一盘爆炒泥鳅放倒六旬大妈

一盘爆炒泥鳅下肚,66岁的李太婆腹痛难忍,到医院检查感染指标超正常值1600多倍,一度生命垂危,罪魁祸首竟是罕见的弗尼斯弧菌感染。

长期接受血液透析的李太婆在晚饭食用一盘爆炒泥鳅后,当晚便开始腹痛、发热。第二天,她来到武汉市第四医院古田院区肾病内科接受常规透析治疗时,接诊的主治医师田明察觉到异常。检查结果显示,李太婆的感染指标严重飙升——降钙素原超正常值1600多倍;C反应蛋白也超正常值17倍。经血和粪便培养,最终确诊为弗尼斯弧菌感染。

田明介绍,弗尼斯弧菌是一种食源性致病菌,与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同属弧菌属,广泛存在于江河湖海及含盐水源中。人类主要通过食用受污染且未煮熟的水产品,如泥鳅、文蛤、对虾等,或接触带菌水源而感染。该菌可产生多种毒素,引发腹泻、肠胃炎、食物中毒及伤口感染。李太婆回忆,为了追求泥鳅的鲜嫩口感,炒这盘菜时,老伴火开得挺大,但爆炒的时间未能彻底将泥鳅做熟。

由于李太婆本身是长期血透患者,免疫力低下,感染后病情进展迅速,很快发展为重度感染、血压降至休克水平,生命岌岌可危。武汉市第四医院肾病内科团队立即启动紧急救治,给予强力抗感染、补液、稳定血压、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经过近一个月的治疗老人终于转危为安。

弗尼斯弧菌感染对免疫力低下人群,如慢性肾病、肝病、糖尿病、癌症患者及老年人威胁极大。田明医生解释,这类人群感染后,轻症可能仅表现为水样腹泻、腹痛、发热和轻度脱水,极易被忽视;但重症进展极快,可迅速导致重度脱水、脓毒症休克甚至威胁生命。

“所以日常烹制水产,尤其是贝类、甲壳类、泥鳅等,必须确保中心温度足够、时间充分,彻底杀灭病菌。”武汉市第四医院古田院区肾病内科主任位红兰提醒,市民如食用水产品后出现发热、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务必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详细的近期饮食史。同时在享受夏日水产美味的同时,“洗净、煮熟、分存”务必遵守。尤其是像李太婆这样的慢性病患者及老年人,更需提高警惕,切勿因追求口感而忽视彻底加热的重要性,防患于未然。(极目新闻)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