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我就想,多吃点饭,身体好一点,就能多照顾孙子一天。”7月25日,在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安徽省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住院部,年过七旬的张爱莲望着病床上的孙子安安,满眼心疼。“现在啥也不想,就盼着孩子的病能好。”今年6月,13岁的安安因颈部肿大、全身乏力就医,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七旬奶奶在医院陪护。
安安来自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今年小学六年级。几年前父亲去世后,他和姐姐便由年迈的爷爷奶奶抚养。奶奶张爱莲已年过七旬,原本靠每月扫马路挣1500元,加上老两口拾荒贴补家用,勉强维持生计。然而,安安突如其来的重病,让家里这唯一的收入来源也中断了。
“几个女儿都掏了钱,村里好心村民自发捐了两万多,网上筹款也筹到了两多。”张爱莲说,为了给安安治病,他们决定卖掉儿子生前留下的唯一一套小房子,但挂牌一个多月,还没能卖出。
在奶奶眼中,年幼的安安格外懂事贴心,会心疼人。“以前在家,偶尔买点荤菜改善伙食,他总是先夹给我们老两口。在医院睡觉时,我给他盖被子,他总说‘奶奶你也累了,也一起睡吧’。”
看着病床上的孙子,奶奶偷抹眼泪。
入院时,医院因张爱莲年事已高,不放心她单独陪护。“家里实在没人能来了,我就想着,多吃点饭把身体养好,就能多帮帮孙子。”老人朴素的话语里透着坚定。
起初,张爱莲甚至弄不清孙子的具体病情。“我原以为他是肾不好,我说我的肾好,可以给他,血也能给他,要啥都行……”话未说完,张爱莲已泣不成声。
听着奶奶的诉说,病床上的安安沉默不语,脸上却已挂下了泪珠。原本身高1.54米、体重70多斤的他,病后体重骤降至50多斤。纤细的手臂裹在宽大的袖管里,往日合身的衣服,如今显得格外宽松。
姐姐怕安安在医院无聊,给他带了字帖,还带了一些有趣的图书给他解闷。当记者问他想不想回学校时,安安小声地说:“想,我喜欢数学;病好了,想快点回学校。”
安徽省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副主任医师王敏是安安的主治医生。他介绍:“安安于今年6月确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伴有多脏器功能损伤。目前第一个疗程已结束,病情得到初步缓解。”
王敏表示,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整体预后较好,治愈率可达80%。“现在大病救助政策比较完善,单纯化疗报销比例很高,但若出现并发症,治疗费用就难以预估了。”王敏医生也特别提到,安安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得非常坚强,希望他能坚持下去。
大皖新闻记者 朱庆玲 实习生 安江蓉 黄佳乐 摄影报道
编辑 许大鹏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