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王诚: 蚌埠机场有望年内开工建设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昨日,全国人大代表、蚌埠市市长王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蚌埠民用机场项目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年内有望开工建设,初步形成公铁水空立体交叉的交通网络。

打造国家“新材料之都”

“硅基新材料,目前的产值是450 亿左右,用三到五年时间达到1000 亿元的产值。生物基目前产值是200 亿,用三年到五年时间达到1000 亿。”谈及蚌埠市新材料产业成果,王诚倍感自豪。

全国人大代表王诚与本报记者合影

全国人大代表、蚌埠市市长王诚与本报记者合影。

王诚介绍,蚌埠市以硅基新材料产业、生物制造为核心的新材料产业总产值已由2010 年的200 亿元增至2017 年650 余亿元。硅基新材料领域形成了新型显示、太阳能光伏、特种玻璃制造等完整的产业链,空心玻璃微珠、超薄电子级显示玻璃基板、聚乳酸等产业链核心前沿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

“目前,蚌埠正积极准备创建硅基新材料产业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和硅基新材料品牌示范区。”王诚希望,国家工信部、国家工商管理总局予以重点关注支持。据悉,蚌埠市依托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丰原集团等企业,生产了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聚乳酸材料等产业高端产品,正在引领带动该市新材料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丰原集团打通了聚乳酸全产业链关键环节,产品可降解可替代石油基塑料材料,广泛应用于包装材料、一次性餐具及购物袋、纺织材料、人体组织修复材料等领域。但产品市场认可、推广应用周期较长是当前企业发展面临的瓶颈制约。”

建设沿淮铁路快速通道

国家《“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蚌埠作为全国综合性交通枢纽城市的地位,蚌埠市的主要任务包括建设国家铁路枢纽、国家公路枢纽、皖北地区航空枢纽等。王诚向记者透露了铁路、公路等一批近期拟实施的重大交通项目。

铁路建设方面,蚌埠市规划近期建设蚌埠-五河快速铁路,连接合新高铁;建设蚌埠-淮南快速铁路连接线。远期向东延伸至江苏淮安,向西延伸至阜阳南、河南省信阳,形成贯通豫、皖、苏三省的沿淮快速通道。此外,将建设蚌埠北站,车站设正线4 条,到发线2 条,站房位于京沪线右侧,计划引入新规划铁路线。

公路方面,蚌埠市远期规划形成“四纵三横三联一环”高速公路网,形成“八纵五横五联”普通国省道干线公路网。打通扬州、淮安通道,规划扬州-蚌埠-亳州高速,东向联系淮安、扬州,西向通往中原城市群第二高速公路通道。加快建设蚌五泗高速公路(蚌埠至五河段在建),强化与宿迁、淮安等苏北地区联系。今年开工建设蚌埠-固镇高速公路,作为京台高速通道的辅助通道,解决固镇县不通高速问题。

航空方面,蚌埠民用机场项目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年内有望开工建设,初步形成公铁水空立体交叉的交通网络。

王诚还透露了该市轨道交通建设方面的规划。“线网规划近期4条线路、116 公里,其中2018-2023年规划建设1 号线一期工程和2 号线,采用跨座式单轨制式,线路总长53.18 公里,设站42 座。目前建设规划已报省发改委,委托中咨公司完成初审。”

制定地下空间利用办法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的急剧增长、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土地资源日渐匮乏,城市发展面临着巨大的空间压力,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可以集约节约用地,已成为解决城市发展空间压力的主要手段。”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王诚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出台地下空间利用及不动产登记办法的建议。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主要内容仅涉及地下空间规划、地下工程建设和管理等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也只提及了人防工程建设与管理的相关规定,部分省市进行了这方面的探索,并出台了一些地方法规,但只能限于一般民事法规范畴,而地下空间权的有偿使用,地下建筑物及构筑物等不动产的取得、转让、抵押等,都还没有专门法律和行政法规来规范。”在王诚看来,制定出台地下空间利用及不动产登记办法迫在眉睫。

王诚认为,应从国家层面对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及不动产登记工作进行立法,解决城市地下空间的部门职责、管理主体、开发方式、人防工程配建比例、连通义务等核心问题。其次,在国家还未出台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及不动产登记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可先行先试,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出台暂时性的地方性行政法规,推动地下空间利用管理及不动产登记难问题。

此外,相关部门还要制定地下空间不动产确权登记政策,对人防设施明确归人防部门所有,统一由人防部门使用管理登记;对非人防设施在详细性规划时明确什么设施属业主共有,什么设施属开发建设单位所有,通过完善的产权制度体系促进地下空间利用。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特派记者  项磊  刘旸  叶晓  钟虹  摄影报道

—— 本文由大皖新闻原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