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扶贫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 萧县贫困人口3年间从21万降至4万多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讯 萧县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安徽省深度贫困县。近年来,萧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全面落实中央、省、市扶贫攻坚决策部署,2017 年全县出列贫困村27 个,脱贫22239户42525 人;贫困人口从2014 年的9.64 万户21.29 万人降至2017 年底的2.458 万户4.4212 万人,贫困村由87 个降至30 个。2018 年,计划出列贫困村30 个,脱贫24020 人,年底达到贫困县退出标准。记者近日走访了萧县部分乡镇,见证了萧县脱贫的显著特色与成效。

萧县壮志农作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在田间劳作。(何雪峰供图)

萧县壮志农作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在田间劳作。(何雪峰供图)


健康扶贫解民后顾之忧

在萧县杜楼镇朱解庄村,村民解明亮家过得非常不容易,配偶患有精神疾病,12 岁的儿子也有精神问题。以往妻子一年仅吃药也要花费一两千元,现在享受健康扶贫政策,看病吃药不用掏钱。

“老婆前不久在镇上医院做了个囊肿切除手术,住了一个星期医院,2400 多块钱,一分钱没花。”老解说,现在身体不舒服随时去村部体检,天气不好的时候扶贫医生还能上门服务。

老解的儿子智力有问题,生活不能自理,没法在特教学校上学。

从2017 年春天开始,特教老师每两周送教上门一次,每次半个小时,对老解的儿子进行了一些基本生活认知、色彩分辨等启蒙教育。

萧县特教学校教导主任任精义介绍,目前46 个特教老师送教59人,至今送教和送温暖已有600 多人次。

不仅妻儿享受到扶贫政策的帮扶,老解也在村里帮扶下,在周边帮人搞建筑,加上耕种家里的5 亩地,一年也有万把块钱收入。

产业扶贫带动村民脱贫

产业扶贫是很多贫困地区脱贫的重要手段,杜楼镇郝新庄村2014年成立了萧县壮志农作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怀着回报父老乡亲的热忱,以前就做生意的郝朝勇带领130 多人(其中贫困户近一半)建立合作社种芦笋,因为绿色种植无污染,芦笋经过加工包装畅销全国,甚至出口到国外。

望着田间一垄垄的芦笋,每天上午下午各一茬的收割,郝朝勇的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喜悦。郝朝勇说,接下来他们想自己搞加工。而合作社中的贫困户,除了基本劳动报酬,还有入股分红和流转土地补偿等收入,加入合作社年收入七八千元并实现当年脱贫的贫困户比比皆是。郝朝勇说:“我们这个是实实在在的,争取(脱贫)一个就是一个。”

贫困户郝朝正的老伴长期患有慢性病,他从2014 年开始在合作社负责田间管理、芦笋采摘、开车拉货,“干活一年收入两万五,入股分红一千,土地流转两亩地一千六,一年下来能挣两万七八百块,我2017年就脱贫了。”

扶贫互助岗爱心暖乡邻

王寨镇王寨村设立了扶贫互助岗,一个互助岗位服务三户,财政一个月400 块补贴,每增加一户加50块,封顶600 块。目前全镇489 个岗位,共服务1389 人。这些岗位,很多都是贫困户和贫困户之间互助。

镇党委副书记董爱民介绍,扶贫互助岗虽然都是力所能及的搞搞卫生、买买菜甚至唠唠嗑,但它既增进邻里关系,也开拓了脱贫路子,“来的老人比较多,我们提供养老护理培训,来参加培训每天还给补助,哪怕就是拉拉呱,给人精神慰藉了,也算。我们这个提倡——微劳力,微就业。”

75 岁的孙士美因残致贫,老伴去世,从2016 年开始三两天就到患脑萎缩的陈碧书家一次,“拉拉家常,搞搞卫生,讲讲政策。自己愿意干,也能干。随时有事随时来,一般每次都超过一小时。”陈碧书慢慢恢复,从之前三个人架着走,到一个人扶着走,如今可以自己慢慢走,“非常感谢。家里三个小孩,一个老母亲,媳妇根本忙不过来。”精神扶贫促进精准脱贫白土镇白土村村民朱小辉42岁了,2009 年股骨头坏死因病致贫,看病花了3 万多块钱,老婆也抛下两个孩子离婚而去。失去生活信心的朱小辉开始酗酒,“村镇干部经常找我谈心鼓励我,一开始真的听不进去,俺媳妇都不要我了,你们来说个啥?他们说那两个孩子咋弄?这个说到我心坎里了。”

振作起来之后,朱小辉2015 年贷款5 万元作为启动资金,盖猪舍买饲料,从一头母猪到2016 年50 多头再到如今的120 多头,一年多就脱贫了。“结婚是去年九月六号。去年猪肉行情好,纯利7 万块钱。”回想起当初自己萎靡不振,朱小辉说他打心眼里感谢帮助过自己的人。

如今朱小辉的养猪场还雇了七八个贫困户,帮忙打理养殖场并种植一些玉米,“我富裕了,我要有良心。有创业激情了,下一步想要发展一下大棚经济,种些草莓、韭菜。”白土镇镇长边志强介绍,在朱小辉浑浑噩噩的那段日子里,他一个人去朱小辉家开导激励的次数不下20回,而让朱小辉搞养殖也不是想当然就仓促上马的,恰恰是因人而宜,因为知道他之前跟哥哥有过养猪经验,“你看看他现在的笑脸,完全想象不到那几年他的样子。现在的老婆又贤惠,又漂亮。”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 蒋楠楠

—— 本文由大皖新闻原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