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一民:幽默感是漫画家的“点睛之笔”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上周,新安晚报大皖新闻客户端徽派走进著名漫画家韩一民先生的工作室,同他聊了聊漫画创作,从他独具特色的反腐倡廉漫画作品聊到家风,从漫画风格聊到如今的漫画市场。韩一民表示,就像华君武、丁聪、方成这些大家一样,“漫画创作中,技法不是第一位的,思想性更重要。”

小漫画,大廉政

韩一民身上有很多头衔,但最重要的无疑是漫画家。他的荣誉都来自漫画创作,“抗非典先进个人”称号,获中宣部表彰,安徽书画十大年度传承奖,四获全国漫画展优秀奖,安徽省第四届美术大展金奖,第二届美术大展银奖等等,并且已经在北京、安徽、江苏个人漫画展已经有19次。最近,由民进江苏省委和江苏省纪委宣传部共同启动了韩一民漫画江苏省内巡展,日前先后在南京、苏州、扬州、淮安等地进行了巡展。江苏媒体给出的标题则是《这样的漫画画展你一定没见过》。大家熟悉韩一民老师,更多是通过他独具匠心的反腐廉政漫画,在建党97周年之际,围绕“不忘初心,警钟长鸣”的党建和廉政主题,近百幅作品立意高远、主题突出、形式新颖,深受观者喜爱。

韩一民笑言,从南京、淮安到宿迁、连云港,这次巡展又临时增加了泰州,“天上下着大雪的时候开始策划,没想到一直展览到如今大家都穿短袖的夏天。以前的反腐廉政漫画很多是丑化,而我的作品主要是劝慰式的,譬如‘越是油水多的地方越需要防滑’。”毫无疑问,“小漫画,大廉政”的思路给韩一民打开了一扇窗,通过漫画这种通俗易懂的表现形式,更容易有效传播廉政文化,鞭挞腐败现象,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弘扬正气、传递美德、砥砺操行。

化繁为简的智慧

“漫画是美术大家庭中的小兄弟。我个人觉得漫画的技法不是第一位的,第一位是思想性。”在韩一民看来,漫画的精髓在于思想,“一个漫画家的成熟,来自正确的认识能力。年轻人可以画肖像漫画,用变形的方式获得效果。我所了解的画漫画的,安徽也就10个人左右,全国漫画家可能是最小的群体,但小漫画大世界。漫画是漫画家表达社会认知的窗口,企业家能为社会做贡献,我们搞文艺的也可以。”

在江苏的巡展,韩一民的漫画作品一共97张,听起来不是一个大数字,但这“80+17”的数字已经让韩一民“叫苦不迭”,“这是幽默背后的艰辛,廉政画了97张了,想凑到100张,哪是想加就能加的?”韩一民告诉记者,自己新近创作的一套作品,出来是三张,实际上是六张拼成正反两个表现层面的三张,“整整创作了两个月,画出来就简单几笔。”

韩一民做过记者,他深知自己的创作方向需要时效性,需要把准时代脉搏,“大漫画家华君武、丁聪、方成最初都是记者,这个行业可以帮助漫画家正确的表达思想。因为发牢骚谁都会发,但牢骚出来之后对社会会有正面的影响么?”

谈幽默感养成

在韩一民的漫画作品中,他常常会自己给作品配上几句俏皮话,在他的代表作品《包公赠藕图》中,韩一民就写道:包河无私藕,美名传千年。今日把示君,反腐又倡廉。“所有的文字都是自己构思出来的,灵感来自多方面。一个漫画家除了绘画技法,想象力,对社会要有评判力,要有正确的导向。漫画除了思想性艺术性还要有幽默感,漫画家必然是幽默的,如果一个人没有幽默感,那最好还是欣赏漫画吧,想做漫画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说到幽默感,韩一民表示天赋只是一部分,“我的理解是,幽默感跟成长环境有关系。幽默和耍贫嘴是两回事,高级的笑话是幽默感,幽默的人一定心胸开阔,不轻易倒下,不怨天尤人。人生的路上会遇到坎坷,我常常说,可以伤心但不能死心,心胸是靠委屈憋大的。”韩一民说,卓别林和陈佩斯,电视播出过的作品自己都看过,“好看不好看我都看过,脱口秀也看。很多场合讲话我也脱口秀,我不是为了表演,这方面的训练是必要的。”

家风是人格底色

在韩一民看来,从小的一切坎坷到了改革开放时期之后,什么困难都不会放在眼里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要“阳光灿烂面对人生”,而这种心态,他自认和家风是分不开的。“我们家家风还是比较端正的,我父母写字画画都很好,虽然他们不是文艺界的人。我们家兄妹五人,每人画自己的作品,做成一个画册,当作传家宝往下传。譬如我的这本就叫《手足丹青集之一民藏本》,以此类推,家人他们大多都不是专业的。但我母亲就特别爱说一句话——传家有道唯存厚,处事无奇但率真。”

“家人的教育从来不是声色俱厉,每次都觉得自己很成功。这种润物细无声,我到现在才感受到,感慨万千。”在这样的家庭长大,韩一民也感慨自己竟然就成了漫画家,他告诉记者,自己求学的时候,正是陈景润为代表的的科学的春天,“大家都学理科,本来说是准备做医生的。其实漫画家方成也是是武汉大学化学系的,做过记者,做过漫画家,理科思维非常有帮助——研究出一个结果之前,需要不停实验。其实我们每张画,也都要用掉一打纸打小草稿。”

 想象力滋养灵感   

“漫画有这么几种,弘扬正气的,针砭时弊的,纯幽默漫画。”韩一民除了画反腐倡廉、环保题材,也会画很多纯幽默漫画,譬如《教练的秘密武器》中,他就让教练以电动老鼠为工具,让女运动员跳过了世界纪录,当然韩一民也有很多肖像漫画作品,从文学大家莫言到体育明星,“点睛之笔是有的,但点睛之笔让我来说,也没有逻辑没有公式,这里面循序渐进是有的,但更重要是文化的积累,想象力的开拓。”

在韩一民看来,每一个孩子都有成为漫画家的潜质,孩子身上的天真在成长过程中反倒会越来越少,“我们的教育过于强调考试,一环一环下来,灵感创新能力都在路上丢掉了,应该加上这一课。传统文化教育和想象力的开发。家长要正确引导孩子,文化幽默也是营养餐。”说到这里,韩一民表示自己对外孙也进行过后悔莫及的“伤害”,“外孙两三岁,我说乒乓球掉到洞里怎么办,他说派个小蚂蚁把它给背上来。我说蚂蚁哪会听你的,要往洞里灌水,现在想想真后悔,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

本土漫画需扶持

韩一民是开放的,也是谨慎的。家里有晚辈学美术设计的,当年参加高考自己也不敢教他,“考试要素描水粉速写,我怕把他带偏了。”而说到如今中国孩子都在看日漫,韩一民说这个问题,胸怀要宽大,“日本画和中国画互相渗透由来已久,包括韩国的。日本走得比较快,阿童木到现在的风格。我觉得国家应该扶持本土漫画,其实很多作品非常好,只是发行渠道少。那大家看到的日本漫画自然就多,创作时造型我觉得可以学日本的,但想法要是中国的。”韩一民直言,国画的元素要加入到漫画里去是很难的,“但如果有人想尝试,我愿意帮他。”

经常有媒体约稿,常常是头天说次日要,这段时间是韩一民最为紧张和亢奋的时段,有一次一条新闻“官员为了要政绩,花的钱一百年还不掉”,要配漫画,当时韩一民根本想不出来,“正好那年播电视剧刘罗锅,画了个秤砣,十笔不到,表达出政绩只是一张纸。”韩一民又开始“叫苦”,他说媒体约稿很少一次画成功的,基本都是三四次才能成形,“这是对自己也是对约我的媒体负责。”韩一民说,漫画家要能兼容并蓄,“老吃糖会得糖尿病,漫画家也要是杂家,也是专家,对社会认识要正确。”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蒋楠楠 李燕然


—— 本文由大皖新闻原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