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自去年安徽政务服务网上线以来,“进一扇窗,办所有事”已成为常态。15日下午,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走进合肥市政务服务中心,在这里了见证了合肥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成果。
市城乡建委:数据多“跑路” 群众少“跑腿”
在市城乡建委窗口,合肥市城乡建委xxx副处长侯学庆介绍,市城乡建委以“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为目标,积极探索一条多功能,高效率,一站式的审批服务新模式。截至目前,建委窗口行政服务事项23项,其中21项实现了网上办理;同时,市城乡建委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在建委网站上公布了所有行政服务事项清单和办事指南,同时梳理了各类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常见问题解答,公众可随时通过手机平台到建委官网查询办事指南和办事进度。
据了解,2018年上半年,合肥市城乡建委窗口,共办理行政许可服务事项78548万件,其中行政许可事项2431件,网上办理事项达到了91.3%,真正实现群众办事只需跑一次,甚至“一次都不跑”。
市工商局:企业开办政府“买单” 多举措为创业者搭台助力
在合肥市政务服务中心工商局窗口旁的电脑前,记者看到,陈先生正在安徽政务服务网上进行拟开办企业登记。
为更好地给企业“减负”,合肥市工商局以办理企业开办事项“不见面”和“最多跑一次”为目标,线下实行“一窗受理”,将申请人依次向各部门提交材料的传统办事流程改为一次提交、同步办理、信息共享、限时办结的“一窗受理、并行办理”流程;线上实行“e网通办”,依托互联网+政务平台,大力推进企业开办全程电子化,实现工商和市场监管、公安、税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间企业开办数据的共享交换,实现相同信息“一次采集、一档管理”。
除简化流程外,工商局还积极争取企业名称改革试点工作,成为全省第一家企业名称自主申报试点单位。同时,于6月26日率先上线试运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系统。通过积极推进企业名称登记管理改革,实现了“企业环节的压减”和“企业时间的压缩”。
据了解,自2019年1月1日起,合肥市由政府出资免费为新设立企业刻章,仅限法定名称章、财务专用章、法定代表人名章。申请人还可以选择邮寄服务,“一次不跑”即可领取营业执照、公章和发票等。同时,市政府决定将把“执照发放和公章刻制”环节合并办理,取消办理营业执照后补采集税务登记信息的程序,所有数据全部通过网上交换,实现企业开办政府“买单”。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张至卿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