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懿传》剧照
《如懿传》里的富察皇后终于众望所归地领了盒饭,金玉妍等人还在捣乱,但我们的如懿必将毫无悬念地升级为那拉皇后。追剧多时,眼看着柳暗花明,并不觉得爽,更多的是不安。
张爱玲十六岁时写下的《霸王别姬》里,自刎前的虞姬说,我比较喜欢这样的收梢。
她不喜欢花好月圆,享用他打下的江山,不喜欢活在巅峰之上,看众人对自己俯首帖耳,她只要他是她的,是她一个人的。换一种收梢,他的天空里就会飞进更多星辰,她对未来完全无从把握,怎知前方不就是幻灭迷失,那样张爱玲就得给她换一句台词:“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从某个角度上说,《如懿传》算不得典型的宫斗剧,它说的不是升级打怪式的爽,而是“我们再也回不去了”的苍凉。纳兰性德的那首诗,用在这里也可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并不是所有的变心,都和第三者有关,最可怕的改变,是被时间氧化,我们已在时间的洪流里失散,你以为的“在”,不过是幻象。
B
《如懿传》周迅饰乌拉那拉氏
乾隆继后,乌拉那拉氏是中国观众的老朋友,有许多年里,每个暑假她都出现在电视上,跟小燕子紫薇作对,顺便吓吓小朋友,对,她就是《还珠格格》里那个恶皇后。扮演她的戴春荣曾说,连她女儿都埋怨她怎么那么坏。
这几年开始有人为她翻案,大家眼明心亮地发现,她的凶狠和愚蠢,不过是从小燕子视角看过去,事实上,你若是皇后,也会觉得这俩不明不白找上门的姑娘很可疑也很可怕,她的认知固然有其局限,但有许多也是对的。
脱离电视剧,只看史书里的那拉皇后,会对她产生更多兴趣。她是在随驾南巡的过程中,突然“忤旨截发”被提前撵回北京,这在当时有悖国俗,惹得龙颜大怒,第二年七月去世,以皇贵妃礼葬。
史上皇后得罪皇帝,大多是因为野心,想要扶持自己的儿子或养子上位,做下许多手段。这位皇后呢,“罪名”竟然是太情绪化。当然乾隆也很情绪化,但是人家有资本啊,可以决定他人的命运而不是被他人决定。
混迹深宫多年,为什么,她仍然会有这样一种不合时宜的激烈与天真?她是疯了吧。连乾隆本人都觉得她疯了,弄不明白她为何如此乖张,但是看宫廷剧,会觉得,在那样的世界里,正常人都会发疯的。这种想法可能过于现代,但正因如此,一个“疯了”的皇后,身上有了某种现代性。她是隐藏在中国清代的“阁楼上的疯女人”。
而每个疯女人,可能都是由如诗如画的少女变成的。
C
《如懿传》剧照
最初的如懿和乾隆的相处模式,有点像宝玉和黛玉,那时候如懿还叫青樱,是弘历睡里梦里也忘不了的人。他梦见她接下了三哥的如意,这意味着她将要成为三哥的福晋,顿时惊出一身冷汗,噩梦醒来,情知她没有选上,还是着急忙慌地跑去找她。
青樱呢,是傲娇少女一枚,明明心里有人家,还要嘴硬,做出无心无思的样子,要人再三央求,还是不肯给个准话。那种旖旎明媚,点染了整个紫禁城的屋顶与蓝天,两个人在一起,就是一场美好梦境。
金圣叹点评《水浒传》里林冲的际遇:“与人无患,与世无争,而不知大患已在数尺之内。人生世上,真可畏哉”。这句话道出灾难的毫无征兆。距这对风光正好的小儿女不远,一场惨剧正在发生,青樱的姑姑,雍正的皇后因为受养子牵连,激怒雍正,抛下“死生不相见”的誓言,青樱的生活秩序,已经被改变。
当此际,弘历的表现可圈可点,宁可冒犯父亲,也要和青樱在一起。虽然他不能娶她做正室,但“侧福晋”的身份已经能够给风雨飘摇中的青樱以保护,弘历还非常贴心地,将自己的“第一夜”留给青樱,而不是董洁扮演的富察皇后。
听上去好像青樱大获全胜,尤其是在两个女人惨败的陪衬下,若她像后来的魏嬿婉那样只想上位,那么一切就对了,或者她像富察皇后那样,惦记着再造家族荣光,这样一切也对了,但是她只要和皇帝长长久久,就有哪里不对,不对的地方在于,爱情原本是两个人的事,现在,却变成了掺杂了许多人的一种争竞。
周迅将这一段演得极好,青樱的脸上有喜悦,也有一丝丝惶恐,虽然被弘历一句“你是我要的人”压下,但那惶恐的底子还在,就像一个危险藏在那里,她解决不了,只能假装不知道,但你和她都知道,她是知道的。
她的爱情里,突然来了很多人,原本隐秘细致的个人感受,变成了许多人的缠斗。这种悲哀,倒也不只是为皇族所有,多少人的婚姻,不是各种人际关系的总和?
D
他们都必须改变,青樱改名如懿,百度百科上说,“懿”指的是“德行美好”,青樱并不是德行有亏之人,但是灵动如她,却要被训诫着以美德为名,正像钱钟书那个狭促的比喻,要求玫瑰有白菜的重量。
弘历也不再是为她拼将一生休的少年,他学习着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仍将她放在心尖上,也懂得了迂回与含蓄。为了保护她而把她送入冷宫那段看上去不甚高明,与其怀疑乾隆的智商,不如说,面对如此复杂的形式,他乱了方寸,也失却了勇猛。
好在乾隆适时修正了这个错误,将如懿从冷宫里放出,不再让她躲避矛盾,他有意无意地配合她,消灭一个又一个敌人。从阿箬,到高贵妃,再到皇后,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当她的对手像被秋风横扫的落叶一样倒下,放在别的宫斗剧里,简直可以击掌相庆了,但在《如懿传》里,却是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之前,那些风险也好,敌人也罢,它们挡在前面,遮住了如懿和乾隆的真问题,现在,他们历经波折,越来越近,他们终于有机会发现,对方都不再是当初的那个人。
E
《如懿传》中霍建华饰乾隆
这座黑暗森林般的宫殿,这些年深深浅浅的这些事儿,将曾经娇俏灵动的青樱,变成欲言又止的妇人,她试着察言观色,暗中准备措辞,隐藏自己的情绪,对他恭谨有加。
坐在皇帝的宝座上的乾隆,有了更多的杀伤力,暴露出自私、阴损的一面。如懿亲耳听到,他亲自让太医给舒妃下避孕药,他明知道舒妃无所求地爱着他,但仅仅因为她出身于叶赫那拉氏,他就不能不对她严加防范。
他有时温柔,有时凌厉,但他凌厉的时候,你不敢想象他的温柔,他温柔的时候,你不敢忘记他的凌厉——这里必须赞一下霍建华的演技,他那双毛茸茸的眼睛实在擅长表情达意。
初出场时望向周迅,眼中尽是热忱的光,随着剧情推进,那光变冷,变锋利,却还是内敛的。审问高贵妃时,近乎不动声色,大权在握者自然不怒自威;和皇后在一起时,是那种虽然不够爱,但有敬重怜惜的微温;只有在如懿面前,温度才会升高,显见得他把她当成了妻,却仍掺进了权力之重,旁观者也能看出来,他的爱,是有含金量的。
对于如懿,他不再只是锦上添花的恋人,还是她雪中送炭的依靠,她的命运掌握在他手里,让她以什么样的姿态与他相爱?
张爱玲写唐明皇喜欢喜欢杨贵妃,是因为“她于他是一个妻而不是‘臣妾’。我们看杨妃梅妃争宠的经过,杨妃几次和皇帝吵翻了,被逐,回到娘家去,简直是‘本埠新闻’里的故事,与历史宫闱的阴谋,诡秘森惨的,大不相同。”
张爱玲说得真好,但是唐玄宗和杨玉环可以这样相爱,如懿和乾隆不行,因为唐玄宗和杨玉环相逢在他们最好的时候,唐玄宗强势地给杨玉环打造了一个小宇宙,在这里面,他们可以百无禁忌,随心所欲。
如懿和乾隆之间却隔着那么多人,通向对方的路上尽是枪林弹雨,他们渐渐被各种惨厉之事改造成了陌生人,这样两个陌生人在一起,还要相爱,是不是有点像那个刻舟求剑的故事?
F
《如懿传》剧照
这是如懿和乾隆的故事,也是许多普通人的故事。我们曾经发誓,要永远在一起,好好地在一起。但在这之前,我们要先和生活缠斗,赚钱,买房,和四面八方的力量斗智斗勇,疲惫时生出怨气。
我们像乾隆那样,以为“总会有白发齐眉,相携到老的时候”,却不知道,引发爱意、彼此熟识的那部分,正在慢慢地冰消雪融。于是,某一天,万事俱备,我们却错愕地发现,你是谁,为什么看上去如此陌生。我们曾为了和对方在一起拼尽全力,为什么,到最后,最大的敌人,竟是对方?
曾经觉得林徽因的诗很浅,但有几句,这几年时不时在心头回荡:
别丢掉
这一把过往的热情,
现在流水似的,
轻轻
在幽冷的山泉底,
在黑夜,在松林,
叹息似的渺茫,
你仍要保存着那真!
这是具有热力者的告诫,保存着那真,那过往的热情,它让我们不被生活的疲惫感击倒,被生活推着千转百回却始终能够互相确认。让我们总是相信,“山谷中留着有那回音!”
如若对方不肯保持这份真呢,还好大清已经亡国,人们有更多选择余地。看一个人,除了帅不帅够不够爱你之外,还要看他有没有和你一同建立最适宜的相处模式的决心。对于现代人,相处模式,比是否疼爱宠溺重要太多了。
从这一点上说,一部《如懿传》,还是一面镜子,照进婚姻的沟沟壑壑,却令人豁然开朗。
作者 闫红 (未经大皖和作者本人授权 ,不得转载 。欢迎微信朋友圈转发)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