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红说|待到浮花浪蕊都尽,她亦不肯伴君幽独

《如懿传》一路播过来,一直有观众嫌女主太弱,如懿真的弱吗?上届的宫斗冠军甄嬛可不这么看,对于如懿,她用了“叹服”两个字:

“哀家活了这一辈子,看尽了前朝后宫的明争暗斗波诡云谲,可在如懿这里,恩宠也好,权势也好,后位也好,她都没放在眼里,唯将情分尽到底,求一个善恶有报生死无冤。我在这后宫里,苦熬了这一辈子,与如懿这般,保留一丝真心,到底哪个是真自在了呢。”

504052014706983081

《如懿传》海报

你看,连甄嬛都服了,如懿的种种表现,让她对自己了一辈子塑造出来的三观都起了怀疑,这样一种力量,能称得上弱吗?

渣渣龙乾隆亦不是没有触动。

炩妃倒台之后,乾隆知道自己从前对如懿有太多的误会与伤害,派小太监将皇后册宝还给如懿,说来也是“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算作一场“小团圆”了。

但如懿拒绝了。乾隆并没有像从前那样自我感觉良好地以为她是欲擒故纵,也不觉得她是在赌气,他完全理解了她对于自己的失望,和对于宫廷生活的厌倦,他接受了她的感觉。

在如懿去世之后,他以皇贵妃之礼安葬她,将她和纯惠皇贵妃葬在一起,乍一看,似乎他待她太薄,事实不过是,他知道,所谓地位权势,在她眼中没有一个自在重要,他的决定,恰恰是因为,尊重她并认可她的感觉。

老子曰,柔弱胜刚强,又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故几于道”,说的就是如懿这种吧。她没有那种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的小机智,也没有不动声色杀人于无形的狠辣,但是,仅仅斗败那些小人物算什么?真正厉害的人,能改变那些看似强大的人物。

504052014706983045

《如懿传》海报

如懿也许不是传统宫斗剧里的那种赢家,不能集万千宠爱在一身,也没能够坐在巅峰之上,笑看敌人灰飞烟灭,但是她的纯粹、诚恳,尤其是对于个体尊严的强调,却潜移默化地改变了宫廷生态,改变了每个人对于这世界的认知。在那样一种严酷的生态环境中,她仍然能够活得像个人样,这,就是如懿这个角色的突破,当然,也是《如懿传》这部宫廷剧的突破。

历来的宫斗剧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争利。这一类宫斗剧,看做古代版的职场剧也可以,对手主要是自己的同事也就是其他嫔妃。女主角一边对付穷凶极恶的“贱人”,一边要想方设法赢得大BOSS的支持,这两项任务都很刺激,因此花样百出,异彩纷呈,最终以女主角大获全胜让观众感觉极度舒适。

看这样的剧,如同打游戏,会有很强烈的代入感,一路砍瓜切菜地杀将过去,只有一个“爽”字可以形容。

468381211802468815

《延禧攻略》剧照

第二类是争气。女主角没那么在乎利益,更在乎个人感受。这注定女主角的敌人不会是那些其实也挺倒霉的同僚,而是指向炮制了这人间惨剧的罪魁祸首皇帝。比如《甄嬛传》,女主角从天真多情的少女,硬生生被逼得化上眼妆黑化。

然而,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成功之后的甄嬛亦感到大空虚,当雍正说,从此这江山都是你的了时,她叹道:“我要这江山又有何用?”这也是对自己反诘,斗败了所有的对手,她却也不再是最初的自己。

416898564066603809

《甄嬛传》剧照

第三种就是不争,主角的对手,不是具体的某个人,而是“人性之恶”,是人性主动和被动的异化,《如懿传》正是这样的一部剧。

大多数人最初看《如懿传》,还延续着以前看宫斗剧的经验,等待如懿展示十八般武艺,不免会忽略掉这部戏从一开始就想展示的东西。比如说如懿初进宫时,就被她那“活到老斗到老”的姑姑寄予厚望,希望她能延续乌拉那拉氏的荣耀,这个话听上去冠冕堂皇,其实就是要她跟人斗,如懿完全没兴趣,反倒劝姑姑不要身陷执念不得解脱。

她走近乾隆,不是为了光耀门楣或是报仇又或者他是天下最好的男儿,不过因为他是最初入她心的少年郎,曾经与她并肩看《墙头马上》。“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戏中那一对小儿女,不知道对方的身份背景,只是在春光里打了照面,便情动于衷,要追随对方一生。如懿虽然也怕宫闱之内,人心似海,纠结了又纠结,但终究还是,站到他面前。

这样一个决定,是一场冒险,她并没有准备好盔甲,就来到明枪暗箭齐发的所在。她迅速地成了其他妃嫔的靶子,被攻击、构陷,被发配冷宫,几次三番差点丢了性命。在那样的时刻,她依然保持平静而没有怨毒,因为这是她选的,她为了爱而选了这条路,真爱,必然有着甘于牺牲的成分。

好在那时候,乾隆的心上还是有她的。九死一生之际,她被从冷宫里放出,并且一步步地变成皇后。她并没有志得意满,当皇后也非她所愿,只是乾隆对她说,如懿,朕在这无人之巅,寂寞得很,需要有人来陪伴。她也就义无反顾地去了,什么后位什么册宝,都比不过“陪伴”两个字来得重要。

416988251598823847

《如懿传》剧照

然而她却不知,在那把龙椅上,乾隆早已不再是当初的那个人,他固然有时会感觉到寂寞,但更多时候,是资源在握的踌躇满志。高兴时,他会说动人的情话,但心底深处,他却认为,这世间万物,都可予取予夺,其中包括,如懿的精神意志。

和如懿相知多年,为什么会因为别人的几句谗诟就对她完全失去信任?归根结底,是他对于人性失去信任,在位多年,他看尽尔虞吾诈,早已把为欲望不择手段,看做人生标配,所以他明知道卫嬿婉不是善茬,却享受她的各种服务,反正大家各取所需,水至清而无鱼。

如懿与乾隆之争,表面上看是因凌云彻而起,事实上,凌云彻不过是个介质,背后,是如懿认为人一定要活得像个样儿,而乾隆觉得未必。在这条路上,如懿和宫廷里所有人都不一样,包括她和对她忠心耿耿的姐妹海兰也因此生分。

对如懿恨铁不成钢的那些观众,是默认宫廷可以丛林的,如懿却认为,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殃及无辜,这是两种世界观在打架,谁输谁赢,要看谁更为勇猛。勇猛不只是体现于杀伐决断,有时还体现于敢于舍弃,甘于牺牲。

当如懿剪下一缕头发,要送给逝去的青樱与弘历为祭,她的决断,让乾隆震惊的同时,也让观众震动。那一场戏,我回看了许多遍,周迅的控制能力实在太好,不只是作为一个演员的控制能力,她还呈现了这个角色本身的控制能力。她已经肝肠寸断,但一点也不歇斯底里,这是她的选择,她就要平静地接受这疼痛,背后,是她生而为人的尊严所在。

507351563202593030

《如懿传》剧照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黛玉这两句“葬花吟”,打小就念过许多遍,拿来与如懿对照,倒像香菱所言,“念在嘴里倒象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每个字都有它的滋味与重量。

这样的宫斗剧,的确没法让你看得很爽,却在执拗地,修正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态度。人生在世,总有许多灰心的时刻,一时松弛,觉得“人家那样,我也可以那样”。而如懿,却如朱光潜所言,一直朝着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如懿传》这部剧,亦不迎合,不怂恿,不求最后花好月圆,只要一个自我的圆满,也如黛玉说的另一句话“我不过是为了我的心”。

是啊,相对于他人的辜负,这世间最痛心却又往往无从察觉的,是自己对自己的辜负,愿我们永远做不负己心的人,不管遇到什么,都能保持自己的一份真心。

闫红说

作者 闫红 (未经大皖和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欢迎微信朋友圈转发)

—— 本文由大皖新闻原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