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闫红说‖越懦弱的人越凶悍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大皖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我是一个很好讲话的人,经常人家跟我说个什么事,还没说完我内心就有一个小声音抢答了:“好的!”

但正因我知道自己是这么个人,就自发建立了一套自我保护机制,在那个好说话的我开口之前,另一个充满戒备的我先出现了。这两个“我”很像母女,一个饱经世故的老母亲,把她过于天真的女儿拦在身后,对这个世界说:“我可不是个吃素的!”

这个老母亲就特别难说话,有很多质疑,以至于我娃都不太理解,有时候他看我跟别人交手,回头对我说,你刚才看上去太厉害了。

我说,有个词叫色厉内荏你知道吗?

有些人是因为强大才温和的。他们温和,是因为知道即便事情失控了,他们也能对付得了。我呢,怕翻脸,怕面对复杂局面,不如一开始把门槛设得高一点,假如对方存什么不良之心,看我这阵势也被吓退了。

我是个善于推己及人的人,有时候看到别人很凶,就想,不用怕,也许人家跟我一样,属于会叫的狗,是不敢咬人的。我们越是害怕,声音就越大。

像这样,也是一种生存方式吧。

但我们这样的人,起码对自己到底是怎么回事是有觉察的。还有一类明明弱小却以为自己强大的人,真的就觉得自己很厉害。比如《红楼梦》里的赵姨娘,她一天到晚发脾气,看谁都不顺眼,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内心自卑,她得不断用这种方式给自己打气,然后到处碰壁,形成更加自卑的恶性循环。

前一向在追《怒呛人生》,黄阿丽扮演的艾米,她也是这类人,只是她的懦弱隐藏得更深一点,她的厉害则更明显。

黄阿丽是美国华裔,靠自己的奋斗,拥有了一个价值一千万美元的植艺公司。

老公是大艺术家之子,英俊,温和,顾家。她还有一个非常可爱的女儿,似乎方方面面都无懈可击。

她走路带风,自信爆棚,好像她的生活是一座坚固的大厦,下一步就会成为更加辉煌的城市路标。只要她够努力,就能越来越好。

生活的荒腔走板从一场狭路相逢开始。在停车场,水电工丹尼倒车时差点蹭到她的车,这原本是件小事,但艾米消化不了,她感觉自己被冒犯了,丹尼同样如此。他们针锋相对,战火不断升级,他们以为自己的敌人是对方,但其实他们的怒火一大半来自于不知道怎样处理那种被冒犯感。强者可以一笑而过的事,到弱者这里就会成为一个巨大的门槛。

但看这两个人,你来我往,无所不为,最终闹到网上,发酵成一场网暴。到了那个田地,估计彼此都想不起来当初到底是为了什么。

很多义正辞严,后来一想总是大可不必,群情激奋的背后也许是恐惧,都把自己代入被欺负的一方,怕认一次怂就要认一辈子怂,才会这样用力过猛。

弱者往往对暴力更有路径依赖,因为对其他力量一无所知,想要靠好勇斗狠速战速决。

艾米正是如此,她这么火大,是因为在风光体面的表象下,她的日子过得也挺闹心。

某种程度上,艾米的生活可谓“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她对工作没有那么大兴致,不想在凌晨四点还要回电子邮件。她打算把公司卖掉停下来陪陪孩子,但是当购买她公司的人表示需要她留在公司时,她就改变了主张。

没办法,虽然过世的公公是著名艺术家,人人提起来都高山仰止,但艺术家后继乏人,家境早已没落。她婆婆经济出现问题,甚至潜入她家想偷点东西卖钱。

艾米的丈夫不接受现实,老觉得自己是尚未被识别的天才,总有一天会像梵高那样被世人后知后觉地发现。

这么说吧,艾米嫁了个假豪门,她沾不到豪门的光,还得累半死去供养这豪门的体面。所以路怒之于艾米,并不是一个孤立事件。她的生活已经出现问题,她需要用一种方式,排遣那一脑门官司。

但桥归桥路归路,发火并不能真的解决问题,还有很多负面反应。就不说显得修养不好了,你怒,人家也怒啊,满世界都是一脑门官司的人。

艾米有没有试过换一种方式呢?她丈夫对她洗脑,说“愤怒是意识的短暂状态”,意思就是节制愤怒,过去就好了。她听从丈夫的建议,写感恩日记,看心理医生,和丈夫一起冥想。可这一切,都没有收到效果。她似乎也不介意,她做过,好像就算完成了。

艾米的真问题是她对自己的生活并没有那么津津有味,她和丈夫已经相互厌倦,但她没有勇气面对这真相,虽然身在美国,她似乎和铁岭的本山大爷一个想法:“还能离咋地?”

有多少人解决问题的方式和艾米如出一辙,有事就吵一架,吵一架解决不了?那就再吵一次好了。人人都觉得别人很凶,自己不能落了下风,将一时一地的得失,视为生活的全部。

出轨是艾米和吵架相似的另外一种解决方式,也同样给她带来麻烦。内外交困之下,艾米回到父母家,不愉快的往事浮现在眼前,而她各种不快乐的根本原因正在其中。

带给艾米童年创伤的是两件事,一是她曾偷听到父亲嫌养孩子太费钱,一开始不打算要她;另一件是她曾亲眼目睹父亲出轨。

前一件事让她感到整个世界的拒绝,第二件事让她感到随时会被世界背叛。

她之前从未和父母谈起这些,因为在他们家,从不公开讨论任何问题,说出自己的感受就会被视为抱怨。父亲会说,我们为你奉献牺牲,结果我们得到了什么回报?而母亲甚至不想听父亲的外遇,艾米惊觉她可能早就知道这一切,只是不想正视。她长成这样,不过是随了父母。

她只能“带病生存”,带着她的悲伤惶恐不确定和缺失感,奋勇地活在人生路上,以为只要跑得更快,就能将人生里的很多不完美超越。

她要走最主流的路线,事业成功,家庭幸福,不断实现阶层跨越,内心感受排在社会认可度之后。她总怕自己看起来不够强,“陌生人”的肯定也会让她高兴,并提起婆婆对她的不满意。

她太怕被拒绝被否定了,当苦苦经营的平衡受到挑战,她会有全面坍塌的恐慌。恐慌转发为愤怒,丹尼对她说:“你很软弱,所以更想夺回控制权。”不过丹尼自己也没好到哪里去。

我年轻时读《红楼梦》,最不喜欢王夫人,现在也没多喜欢,只是多了些悲悯。她貌似大权在握,能够予取予夺,发起怒来能把大观园掀个底朝天,但结果呢?是损人八百自损一千,并没有起到肃清风纪的效果,儿子也对她生出恨意。

她的雷霆万钧,同样是出于恐惧,她以为她是害怕哪个“狐狸精”勾引她儿子,她不肯面对的,是荣国府的衰落,她和贾政的貌合神离,以及她自己缺乏爱的能力。她知道有些真问题埋在那里,她不敢去挖,怕挖出一具骷髅,就拿一些表面上的事大做文章,好像这些事情搞定了,她就能跳出她的困境。要是事后发现解决不了呢?就将怒气再次升级。

从某个层面上说,身在现代美国的艾米,和中国古典小说里的王夫人,没有什么区别。

发火之后,可能会给自己来碗鸡汤。只要第二天醒来还是朗朗乾坤,就可以告诉自己,什么事都没发生。或者,这都是小事,我一定能搞定。过日子嘛,不就是这么一回事?

归根结底就是不愿意面对问题的实质以及底层逻辑。直到有一天,生活垮塌下去,好像是一瞬间的事。你望着那千疮百孔的真相,不知道错在哪一步。

所以重要的是找出真问题,面对它,才能够强大起来。生气时不妨扪心自问,这件事值不值得动真气?你这么生气,到底因为对方伤害了你,还是因为你感到被拒绝?如果后者才是答案,是不是打好心里的基底比升级武力更重要?

承认和直面问题需要极大的勇气,因为很多看似浅层的单一的问题,可能背后的原因非常复杂,是触及到人生选择的结构问题,容易伤筋动骨;另一方面,真正要解决它,其实也需要足够的智慧与能量。

这种尝试着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思路,是没有发火过瘾,但它零消耗。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立体解决方案,不但能把你从当下状态解救出来,还能改善整个思维模式,逐渐建立更强大的心态,碰到再复杂的情况也不怕。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639900
如文中采用图片无法联系上作者,请通过baoliao@ahwang.cn与本网联系,提供姓名、联系电话、银行卡号、开户行信息和地址,以便支付稿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