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凤台县以系统思维推进河湖复苏工程,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全面提升河湖安全保障、生态环境和生态产品价值转换能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初春时节,笔者走进顾桥镇凤栖湖公园,湖水清澈,绿树成荫,三三两两的游客在景观步道上悠闲散步。谁能想到,这里曾是采煤沉陷区,如今,经过生态修复,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游玩。
“以前这里坑坑洼洼,到处都是积水,根本没人愿意来。”正在公园散步的市民李女士感慨道,“现在环境好了,我们每天都来散步,感觉特别幸福。”凤栖湖公园的蜕变,正是凤台县深化河湖复苏工程的一个缩影。
筑牢水安全屏障。不断完善防洪排涝体系,实施永幸河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累计清理河道154.84公里,护坡20.38公里。顾桥镇采煤沉陷区治理工程将昔日沉陷区打造成凤栖湖公园,成为当地网红打卡地。
改善河湖生态环境。投入50余条保洁船只、2200余人次开展日常保洁,累计清理水面漂浮物500余吨。茨淮新河八一林牧场万亩水保生态林带和河长制主题公园,每年吸引3万余人次参观学习,增强了市民生态环保意识。
推进全域幸福河湖建设。以大兴镇为试点,实施河道清淤、岸线绿化等工程,目前已完成清淤疏浚3000余米,建设8个水文景观广场。2025年,计划将大兴镇打造成全域幸福河湖示范样板。
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换。整合涉水旅游资源,打造特色水利风光旅游带,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通过一系列深化河湖复苏工程,不仅提升了河湖生态面貌,还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打造成为生态宜居的新名片。
马玲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