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初,中共寿县县委、寿县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行“互联网+”产业发展实施意见》。这份寿县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明确了目标任务、发展措施及支持政策,绘就了寿县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蓝图。2016年8月,寿县被国家商务部、财政部、扶贫办批准为国家第三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2016年11月,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执行《寿县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实施方案》。从此电商作为一种新的销售方式,融入人们的生活,从“旧时王室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当电商邂逅晶莹剔透的寿县大米粮食、风味独特的腊鹅、满口生香的瓜蒌、鲜活乱蹦的安丰塘水产……将会产生怎样的市场奇迹,带动农村富裕、增收,带来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
让我们穿行在2948平方公里的寿州大地,去见证电商为寿县百姓带来的福祉!
一塘好水,好资源成就好网货
安丰村位于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天下第一塘”安丰塘西侧。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及丰富的农产品资源,2023年10月安丰塘镇安丰村成立寿县一塘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主要打造生态养殖基地和电商运营基地。养殖基地占地面积70余亩,养殖内容包括鸡、鸭、鹅、鱼,为电商运营基地持续供应农副产品资源。安丰村利用电商赋能乡村,通过线上将优质农副产品进行直播推广,拓宽本地特色农副产品销售渠道。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不仅带动安丰村多名村民就业,还带动周边3个村,部分村民参与到养殖管理中,带动村集体增收15万元。2023年一塘电商的营业额达到90万元, 2024年实现营业额114万元。
位于安丰塘畔的安徽天下第一塘绿色农业发展公司主要从事绿色养殖和种植,现有专业养殖面积300平方米,拥有甲鱼精养池150余亩,稻田养虾面积500余亩,带动周边十余户农户从事稻田养虾,日交易龙虾可达3万斤,有4辆冷链车每日发往合肥、南京等地。公司子公司安徽绿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线上销售各类特色农副产品,月销额高峰期达百万元。
迎河镇的周南,2015年成立大江南北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水草丰茂的肖严湖畔从事皖西白鹅的孵化、养殖、销售,目前白鹅存栏量已达2万多只。2024年实现线上线下销售额近百万元。2025年3月18日,公司扩建办公场所和产品展厅,准备再上一个台阶。
品牌引领 淘小甸喜圆致富梦
位于革命老区小甸镇西部的杨圩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围绕“代卖代买、便民服务、快递收发、信息上报、金融服务、业务宣传”六大功能,以电商扶贫为抓手,秉持“便民、惠民、富民”的发展理念,依托全镇16个村“一村一品”产业特色,利用微商、微信小程序等网络购物平台,通过直销、网红带货、消费扶贫、现场展销等多种方式,快速发展,现已建设成为拥有家禽、禽蛋、虾稻米、水果、食用油、瓜蒌等十二种优质农副产品为主打的农村电商平台,产品远销江浙沪等地。截止2022年12月,平台共销售农副产品共3万余单,销售收益82万余元,户均增收1000-4000元,为村集体增收11.5万余元。
“电商+品牌”。杨圩村电商服务中心成立以来,广泛开展市场调研,充分利用小甸红色文化资源优势,注册了“淘小甸”商标,设计logo,通过微信朋友圈、抖音直播及各类展示展销会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推介。同时杨圩村电商服务中心通过市场运作的方式,将分散在小甸各地的糙米、虾田米、菜籽油、香油等农产品统一集中整合在“淘小甸”名下,“游击队变成了正规军”,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淘小甸”品牌也迅速成为寿县农村电商的“网红”。
网上直播 腊鹅飘香“家乡味”
寿县地处江淮之间,地大物博,四季分明,物产丰富。特别是淝水之滨、安丰塘畔、瓦埠湖沿岸,水草丰茂,无污染,为皖西白鹅、寿州白鹅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饲养白鹅成为当地群众增加收入、改善生活的重要途径。
每年农历10月,就是腊味飘香的季节。这时候也是古寿州土特产公司总经理魏强国最忙碌的时候。大批的腊鹅、咸肉、鸡鸭要包装、出售,他亲任主播,网上直播带货,把咸鸡腊鹅发往合肥、六安和长三角等地。有时忙得一天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但效益也是十分可观。有时一天竟有80多万的营业额。
直播带货让魏强国尝到了甜头。他先后荣获2023年央视预制菜全国争霸赛安徽分赛区最具地域特色预制菜奖、淮南市第二届电商直播大赛一等奖和寿县首届“新农人”电商直播大赛一等奖,被寿县农业农村局、寿县工信局、寿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聘为“新农人乡村振兴推荐官”。现在,公司已在新、老城区开了3家直营店。
为了打造寿州腊鹅品牌,2024年1月22日,魏强国发起成立寿县腊鹅行业协会,抱团取暖,把产业做大做强。
2024年12月,寿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寿县寿州绿色农业有限公司整合资源,建立乡村振兴驿站,把25个乡镇的名优土特产集中起来,设立展柜进行展示,实行线上线下销售,实现进一家店,买全土特产的销售目标,帮助优质农副产品找到了市场和销路。该公司还将在新城区合适位置再开一家乡村振兴驿站,让土特产销售更加便捷。
线上销售 寿县大米端上长三角餐桌
寿县是全国产粮大县,2022年水稻种植面积超255万亩,水稻产量超100万吨,大米生长环境好,无污染,品质优良,深受消费者欢迎。经过几代“新农人”的辛勤耕耘,寿县大米已远销合肥、上海、苏州、浙江、江西等地,端上长三角的餐桌。
针对寿县大米在体量、质量上的优势,寿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全力打造寿县大米品牌,紧紧依托互联网+电商平台,拓展寿县大米线上销售渠道,为寿县大米网销插上“互联网+”腾飞的翅膀。寿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先后为“淘小甸”、“继承粮油”等大米商标授权使用“e品寿州”区域公用品牌,提升寿县大米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针对大米加工企业人才匮乏问题,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派出专业电商运营人员走进企业指导,帮助企业迈开转型线上销售第一步。为解决快递发货成本高的痛点,中心积极与县工信局沟通,争取到 “寿州云仓”项目,帮助企业实现快递发货价格下降5%以上,切实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通过一系列帮扶举措,越来越多的传统大米加工企业,开始转型线上业务,仅2022年,全县新增20余家大米加工企业进军互联网市场。2022年,安徽精诚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和安徽国精粮油食品有限公司网络销售额突破千万元大关;“继承粮油”、“天下一塘”等5个大米商标品牌荣获安徽省农村电商“百万品牌”称号。安徽丰茂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六寿园”牌大米被授予安徽气候好产品称号。该公司832平台订单交易量2022年703万元,2023年426万元,2024年330万元。2022年7月,丰茂公司发起成立寿县稻米行业协会,联合46家水稻良种研发、水稻生产、稻米加工、社会化服务、大米销售等全产业链企业抱团取暖,开展寿县大米中国地理标志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提升寿县大米的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未来与展望
近年来,寿县电子商务呈现蓬勃发展态势,电商交易额稳步增长。2024年,全县快递发件量达6435万件,电商交易额64亿元,同比增长10.30%,县域产品外销达15.9亿元,同比增长16.9%。认真落实惠企政策,及时贯彻落实各项政策措施,组织48家电商企业申报2023年度电商产业发展扶持资金460万元。
农村电商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了农民增收。电商的发展促使农业生产向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步伐加快,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电商带动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电商促进了农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了观光农业、采摘体验等休闲农业项目,吸引大量游客。2024年全县休闲农业接待游客296.1万人次,收入达到5.06亿元。
未来,寿县将围绕扶持电商发展降低物流成本,加强电商人才培育与引进,为当地农产品销售培育优秀人才队伍,提高农产品标准化水平。围绕寿县大米、水果、蔬菜、食用菌、等特色产业,推动“两品一标”认证,推进果蔬标准化基地、规模化种植养殖等农业生产订单基地建设。提升农特产进果蔬标准化基地、规模化种植养殖等农业生产订单基地建设。提升农特产品市场竞争力,扎实做好寿县特色农产品品牌培育和宣传推广。推介寿县优质农副产品。鼓励本地电商企业和农产品品牌创新营销模式,加强品牌建设,突出地方特色。通过参加农产品展销会、电商大赛等活动,提升寿县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造福寿州百姓。
赵鸿冰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