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淮南市寿县堰口镇始终坚持以产业振兴赋能乡村振兴,培育和发展壮大名特优农产品,打响“寿丰”中华鳖特色品牌,走出了一条“以标准强基础、以科技提效能、以品牌拓市场”的产业发展新路。截至2024年,全镇甲鱼养殖面积达3300亩,年产甲鱼苗(蛋)1300余万个(枚)、商品甲鱼50万公斤,全产业链产值突破2.4亿元。
立足资源优势,夯实产业发展根基。堰口镇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甲鱼养殖经验,甲鱼养殖起步早、发展快、规模大,是全县甲鱼产业的发源地和核心区。该镇充分发挥堰口镇综合养殖场(寿丰甲鱼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引领作用,在青莲、寿丰等村建成集种苗繁育、生态养殖、技术推广于一体的综合标准化基地,辐射带动周边380户养殖户抱团发展。合作社创新“统一供苗、统一技术、统一销售”的“三统一”模式,推动养殖成活率提升至95%以上,标准化覆盖率达90%。
积极创建品牌,擦亮绿色健康“金字招牌”。堰口镇通过标准化养殖、品牌化运营,提升甲鱼的品质和市场认可度。堰口镇综合养殖场为安徽省商标品牌示范企业。“寿丰”牌中华鳖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双认证,多次参加上海农展和省、市组织的专项展会,连续获得四届中国国际渔业博览会金奖。产品除了销往六安、合肥、淮南等周边县市区以外,还远销浙江、江西、湖北、河南等省。该镇积极帮助合作社拓宽销售渠道,利用“寿丰”甲鱼的品质、品牌优势,开展“亮证”行动,目前已进驻全县大型餐饮企业、超市,同时发展电子商务,依托县互联网+产业园,展示优势水产品,加强宣传力度,提高产业市场竞争力和综合效益。
强化科技赋能,推动产业提质增效。该镇发挥“科技+基地”作用,帮扶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迈上新台阶。2024年7月10日,安徽寿县甲鱼科技小院在堰口镇挂牌,安农大与堰口综合养殖场开展了中华鳖健康养殖和繁育关键技术合作并为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包括中华鳖“珠水一号”引进与养殖工作,黄河鳖与日本鳖的杂交选育等,多次在养殖场开展专题培训会。同时,科技小院也为研究生提供了中华鳖的池塘养殖、品种选育、病害防治等技术生产和实践学习的平台。堰口镇还与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安徽农业大学建立长期合作,组建“专家团队+乡土人才”技术服务队,推广鱼鳖生态养殖模式,带动亩均效益提高30%。
顾明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