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县人民法院:守灼灼“枫”韵,绘一城烟火

淮河水随着光阴而缓缓流转,寿县古城从历史的深处走来,褪去古朴静谧的外衣,当一轮朝阳升起,宽街窄巷内川流不息的车流,络绎不绝的人群,又交织升腾出一城烟火。安稳幸福的背后,有着寿县人民法院寿春法庭奉献的一份司法助力。  

寿春法庭就座落于古城寿春镇西南一隅,现有干警9人,员额法官3名,近年来,寿春法庭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围绕“公正与效率”主题,结合“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工作,进一步树牢“抓前端、治未病”理念,坚持以传统文化赋能基层社会治理,促推纠纷化解于成讼之前,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古城添新韵。先后荣获县“十佳政法单位”、“涉诉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先进集体”、“全市法院优秀人民法庭”、“全市法院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法院优秀人民法庭”等荣誉称号,涌现出一批以“中国好人”李璐同志为代表的优秀干警。

筑牢堡垒的“党建引领”

“感谢法庭能够来我们企业走访,对企业防范化解经营风险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是法官年初走访联系样本企业时,公司相关负责人对法庭工作给予的充分认可。

在寿春法庭,总有一股力量在鞭策着干警多思多行,聚焦融入基层治理、服务中心大局,不断提升业务融合力。

这股力量从何而来?以党支部为阵地积极开展法治宣传,“定制式”上门普法提升法治素养。以“事前调研+类案研判”定制普法内容,深入挖掘涉“三农”、涉企业、涉未成年人案例资源,开展送法下乡、送法进企、送法进校园活动,参与普法直播活动、不断强化基层法治观念,引导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先后开展普法活动30余起,惠及群众2000余人。党员的初心使命已然成为了寿春法庭的力量源泉。

支部建在庭上,党建落在实处,寿春法庭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努力将党建工作融入各项工作内容,各个环节当中去。打造“融合+赋能”党建工作机制,把主题党日与法制宣传相结合,把党性锻炼与矛盾化解相结合,不断增强党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实现了“以党建带队建促审判”的良性循环。推动了人民法庭与多部门对接,实现社区矛盾纠纷联排联调联处,法治宣传联动联合联讲。搭建起“纠纷化解网格”。变基层治理末梢为治理“前哨”。2024年以来,寿春法庭近50%的案件通过调解方式结案,而平均结案时间不到20天。

矛盾纠纷的“量体裁衣”

“太谢谢法官了,第一笔工资款已经到账了,今年可以过一个好年了。”电话那头的李某,声音洪亮雀跃,欣喜之情难掩。

2022年5月至2022年7月徐某雇佣李某五人从事泰州市靖江马桥镇侯河农村厕所改造,工程结束后,徐某向李某年等人出具欠条。但一直没有支付工资,后李某等人多次催要无果,想到了向法院咨询求助。

五位农民工都是江苏人且平均年龄接近60岁,为方便当事人,法庭工作人员指导几人在微信小程序中搜索“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实名认证后一步步完成立案程序。通过查阅案件材料,承办法官考虑到该案涉及农民工工资问题,且事实清楚、争议明确,决定优先采取调解方式化解纠纷。但被告一直拒接电话,不回消息,承办法官接连几天在晚上八九点钟尝试拨打电话,才联系上徐某。起初,徐某仍以资金周转困难为由推脱,法官耐心向其释明法律规定,告知拖欠劳务报酬的法律后果,并引导其换位思考,体谅他人劳动艰辛,最终促使徐某认识到自身责任。

同时,法官也了解到徐某因新工程受阻确实存在短期经济压力。原告方几人都在江苏,经济条件有限,若按照传统诉讼流程,需舟车劳顿奔赴法院,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还增添交通、食宿等诸多额外开销。综合以上考虑,为降低群众诉讼成本,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法官通过“云上法庭”程序进行远程视频调解此案,提出调解方案拖欠5名农民工的71092元,分两期偿还。在法官的跟进督促下,目前第一批欠款已汇入原告账户。

“老百姓万不得已打官司,是为了最快的拿到钱,保护自身合法权益,我们会在诉前、诉中、诉后全过程秉持‘如我在诉’意识,应调尽调,当判则判。”庭长李嘉介绍道。

寿春法庭倾力打造“春风和畅”调解品牌,厚植司法为民情怀,做实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深化“智慧法院”成果运用,依法快立快调快结涉民生案件,并积极督促履行,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系、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

便民服务的“移动法庭”

“以前只在电视上见过法官坐在法庭上开庭审案子,没想到今天还能看到法官到病房现场调解,就你们为群众着想的态度,我给你们点赞!”和陈某某同住一间病房的胡老汉感慨地说道。

寿县人民法院寿春法庭到谢家集区某医院,在病房内成功巡回调解了一起涉及四名农民工的劳动合同纠纷案件。用“法官多走路”换“群众少跑腿”,让司法服务有效率更有温度,让审判工作接地气更接民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原告刘某、张某、陈某和李某均是燃气管工,2021年前后,四人受陈某某指派至其承揽的几个新小区燃气管道安装工程处务工。工作结束后,陈某某始终以种种原因拖欠工资近16万元,多次催讨无果后,工友们只得起诉。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在查阅案卷材料的过程中,了解到原被告均属于谢家集区的居民,有的是陈某的亲戚,有的是陈某的熟人介绍,原被告之间之前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如果直接开庭审理,不仅会增加各方当事人的时间和诉讼成本,还可能导致原被告矛盾激化。良好的合作今后无法继续。为尽快实现案结事了,法官与被告进行沟通,在沟通过程中,承办法官了解到被告陈某某因糖尿病并发症已住院多日,考虑到被告患病住院治疗的特殊情况,为趁热打铁推进调解,承办法官将调解工作“搬”进了病房。

陈某某见到承办法官,也打开了话匣子,因为身体抱恙,住院消费比较大,并且自己属于次承包人,工程款不是由自己发给几个原告,是需要由几家企业层层审核才能到位,钱到账后才能结清工资,希望原告能再宽限一段时日。承办法官通过微信与四名原告在线分别进行了沟通协调,通过承办法官的居中斡旋,原、被告双方当场进行了和解,劳务欠款按时到账。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从“关起门办案”到“走出去服务”,为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寿春法庭积极延伸司法触角,把审判法庭移动到街道社区、田间地头,既减轻当事人的奔波之苦,又拉近了法官与群众的距离。把解决矛盾纠纷需要“百姓跑”变为“法官跑”,随着办案场所的下沉移动,现场定纷止争,就地调解、就地办结,避免案件因办理不及时造成矛盾升级,有效化解当事人矛盾纠纷。在调解案件时,寿春法庭还经常会邀请当地的社区干部、网格员到现场协助与观摩,即让他们参与到矛盾纠纷的调解评判,又在现场实现调解技能的“传帮带”,精准提升法治思维和解纷能力,让更多纠纷化于未发,止于未诉。

晨光中的古城,拨动着撩人的琴弦,演奏着静谧和谐的曲调。以党建为引领,寿春法庭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服务发展大局的脚步愈加坚定。接下来,寿春法庭会进一步拓展解纷新阵地,深耕普法宣传等法治建设工作,用心用情推动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为新时代“枫桥经验”增添生动注脚。

严翠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