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隐翅虫被称为“飞行的硫酸”?

近日,湖南一名女子躺着休息时眼部落下一只隐翅虫,第二天发现眼部出现脓肿腐烂,此事一出引发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日前,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皮肤性病科主任唐隽在接受小叶医探采访时表示,“隐翅虫皮炎在我们门诊是夏季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6月份到9月份是隐翅虫皮炎的高发时间。” 据唐隽介绍,隐翅虫喜欢潮湿、阴暗的环境,白天基本上见不到,因此患者大部分都是在夜间,被隐翅虫爬到皮肤上,半梦半醒之间将其拍掉。“需要强调的是,隐翅虫的体液是强酸性的,对皮肤有腐蚀作用,沾染到皮肤上之后,就会引起一系列的症状。”唐隽说道。她特别提醒广大群众,在夏季要注意防范隐翅虫皮炎。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小叶医探”工作室出品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叶晓 徐琪琪 李徽/摄制 洪锋 方昌林/审核 实习生 张清怡

—— 本文由大皖新闻原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