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文苑 »

鲍文忠:冬日砂锅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早年间的老家,下雪的日子,辛劳了一年的农民终于可以休息了,冬天的生活才算真正开始。开着前厅门,看雪花在院子里飞舞,八仙桌下起一个烘脚盆,桌子上一定有一个炉子,烧得很旺的炭炉上是砂锅。砂锅里,冬笋、萝卜、豆腐或是豆腐角,是标配。即使没有那么富裕的人家,勤劳的徽州女人,也会将这些家家都有的食材做出精彩来。冬笋,自家毛竹园里挖来的,去壳,切成玉兰片;萝卜,菜地里刚拔来的,洗净去皮,切成长条,状如白玉,这些都是再新鲜不过的山珍和蔬菜;豆腐也都是自己做的;过年前家家户户都会炸一些豆腐角,金黄油亮,形同金锭;火腿是徽州砂锅的灵魂,必不可少。 

徽州的文化和精神,是经过长久的时间沉淀、孕育起来的,在精磨细炼中铸就,制作砂锅也会如此。徽州的砂锅需要时间和火候,所有的食材都是耐炖、耐煮的,香气醇厚浓郁。炭火会把鲜香缓慢地激发出来,逐渐入味,与以涮为主的重庆火锅大相径庭。滚开的汤汁中,各种食材逐渐散发出香味,竹鲜味、豆鲜味和辛香、肉香随风飘出,几十米开外都会有人在寻思:好香哪!这是哪家又在炖火锅了?! 

“把我那把温酒的老壶拿出来。”每到此时,父亲便忘不了让母亲把那把老壶找出来。这把壶是外公送给父亲的,壶是由纯锡敲成,看起来很有些年代了,制作得非常精致。壶身为八面,有四面敲了梅、兰之类的图案,十分呼应冬景。壶内套了一个小壶,小壶约可装三两酒。母亲将酒壶拿出烫好,然后在外壶内倒入半壶开水,父亲将小壶内装满酒,待酒温了之后再饮。 

下雪的时候,“围炉烫酒”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不误农时又享受生活;下雪的日子,酒才能真正喝出味道来,有了农民的爽气和诗仙的豪气,才有生活的本真。 

黟县山里的冬天,大雪铺天盖地,肆虐起来,整个天空是白茫茫的一片。村子里,谁家炖了火腿,谁家上了砂锅,都会邀邻居们一起坐坐,聊聊一年的收成,说说新年的计划。有时一坐就是大半夜,白酒、砂锅和火桶,就是最好的陪伴。因为山里木材多,取暖就更为讲究一些。八仙桌四面各有一个火桶,为长椭圆形,桶里放一火盆,一边做了一个固定隔板,另一边是一块可活动的横板,人坐在两边,整个身子都在火桶里,全身都是暖和的,四方八面划着拳、喝着酒,感觉世界上再没有比这更快乐的事了。 

2000年冬天,绩溪同事相约,几位朋友一同前往上庄,这里是胡适先生的家乡。首次前往,同事很郑重,以贵客对待,免不了备一大桌子菜,不过印象最深的,就是桌上有一大铁锅,这是我第一次品尝这样的火锅。炭炉上架着一只铁锅,锅中放入干菜、豆腐、冬笋、鸡蛋饺、粉丝、圆子、猪肉等,一层一层铺好,足有七层,小火慢煨,入味极深。因胡氏家族曾出过一品大员,取名为“胡氏一品锅”。早年间,这个火锅只会在重要节日和重要客人来临时才做。后来,生活好起来了,“一品锅”成了日常待客的招牌。 

雪地围炉烫老酒,梅枝润色着新红。飞白雪、炖砂锅、饮老酒,冬季就充满了诗意。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639900
如文中采用图片无法联系上作者,请通过baoliao@ahwang.cn与本网联系,提供姓名、联系电话、银行卡号、开户行信息和地址,以便支付稿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