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文苑 »

王晓燕:心灵之盾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大皖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一次注意到那个男孩,是因为我的一次提问竟将他惹哭了。

那节课我们在做一个口语训练,题目是:当你收到好朋友的祝福时,你会说些什么?大家都兴高采烈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轮到小雨同学时,他迟疑了片刻,结结巴巴地说:“我有一个朋友,但是他说的话伤害了我……”没有下文了。小雨的声音已经哽咽,眼圈也红了,显然他已经提前酝酿了情绪。我很惊讶,一个淘气的男生马上插嘴道:“老师,他就是爱哭,动不动就哭,他是我小学同学!”学生们都笑起来,小雨的脸色很难看。这样,我就注意到了这个七年级男生。上课,我找机会表扬他,我想他也许需要鼓励。对于老师的表扬,小雨显得很淡定,他的表情没有丝毫波澜,好像答对问题并不是一件多么高兴的事情。小雨的成绩并不差,但直觉告诉我,这个假装什么都不在乎的男孩,他的内心其实很脆弱。

那是一次体育课,小雨向班主任请假。他说自己不舒服,说着说着就开始掉泪,然后蹲在地上抱着头认真地哭起来。我到办公室的时候,他哭得正凶。年轻的班主任拿眼神示意我劝劝,他知道我也有这么大的娃,应该有经验应对。其实我哪有什么办法,经常被家里的那头神兽折腾得够呛呢。但是谁也不忍心看一个男孩哭得这么伤心,也不知道从哪来的灵感,我故作生气地大声说:“儿子,谁欺负你啦?告诉我帮你摆平。”小雨抬起头,怔怔地望着我。他脸色蜡黄,眼泡肿着,真像病了。我摸摸他的额头,扶他到我的椅子上坐好,给他倒了一杯热水。小雨的情绪慢慢平复下来。

师生之间有时候会有一种神奇的心灵感应。你只要找到正确的密码,那扇门就会自动打开。小雨从书包里拿出了一个笔记本,翻到某一页递给我。老实说,当我看到本子上“告别”两个字的时候,我的心还是惊了一下。我知道他在偷看我的反应,便装作若无其事地读下去。我大概知道了这个男孩一次次哭泣的原因。他是个极度敏感又自尊的孩子,渴望尊重和自由。可是在家里妈妈说一不二,不允许他学习上犯错,否则便是严厉的斥责。姐姐自私又霸道,常常冤枉他。朋友呢,好像没有一个能交心。他觉得自己付出全部的努力得到的却是虚伪和伤害,于是在这个十三岁的孩子眼里,世界就变得丑陋和毫无意义了,让他无可留恋了。

他处理不好与“世界”的关系,更不知道如何面对自己的情绪。他忍不住想哭,这种行为又引发了同学的嘲笑,将他推向了痛苦的孤岛。其实世界哪里是他想象的那个样子呢?只是因为自己内心不够强大,那些负能量便围堵着这颗心。这或许是每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少年所要面对的磨练吧。回首年少时的自己,不也曾痛哭流涕,觉得全世界都有负于我吗?有人倾听,这份痛苦也许就轻了许多,受伤的小雨需要一个心灵的盾牌。

这件事情之后,小雨的班主任和他的母亲做了很多次沟通,我发现小雨上课时的神情慢慢松弛了下来。课堂上我讲史铁生,讲海伦·凯勒,带领孩子们探讨生命的意义。我希望他们能发现生命的珍贵、人性的美好,学会给自己打造一个心灵之盾,保护他们尚未独立的纯真心灵。课下,我组织小雨和同学们参加学校的文学社团。不久,小雨写的诗歌《阳光下的我们》在校刊上发表了。宣布这一消息的时候,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还是那个淘气的男生先喊道:“天呐,他笑了!”小雨同学终于咧开嘴笑了,明媚的阳光映照在教室里每个人的脸上。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639900
如文中采用图片无法联系上作者,请通过baoliao@ahwang.cn与本网联系,提供姓名、联系电话、银行卡号、开户行信息和地址,以便支付稿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