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文苑 »

汪立:旅途的独特"美食"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大皖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有些食物,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滋味,就好像"少年听雨歌楼上,壮年听雨客舟中",情境不同,一样的雨也是百般的愁。

有一年去九华山,一路爬山观景,体力消耗巨大,又没带吃食,饿得前胸贴后背,看见空中有鸟飞过,眼睛都冒出绿光。下山时脚步虚浮,感觉自己随时可能"倒毙"路旁。

快到凤凰松的时候,终于看见一家正营业的小吃铺。老板是位大嫂,说现在也不是饭点,正经饭菜都没有,只能下碗荷包蛋面。我自然不敢挑剔,一叠声地说"好",催着老板赶紧烧水下面煎鸡蛋。

然后我就吃到了这辈子吃过最好吃的荷包蛋面。荷包蛋不老不嫩,用菜油煎得两面焦黄,面条滚热,汤里加了一勺猪油,一撮葱花,几根青菜,那滋味只要一想起来就让我咽口水。

当然更重要的是,一碗面下肚,那种抓肝挠肠的饥饿感终于被压了下去,肠胃之中尽是微微饱胀的满足感。也只有到了这时候,四周的美景才纷纷撞入眼帘,挺拔的山深邃的天满溢的绿,混着荷包蛋面的油香,深深地镌刻在了记忆深处。从那以后,再没吃过如此好吃的荷包蛋面。

至于在峨眉山的那次,倒是与饥饿无关。费尽力气登上峨眉山顶,还没来得及去金顶逛逛,就一头栽在宾馆的床上不想动弹。一开始以为是累,到后面浑身哆嗦畏寒如同打摆子一样,再加上头晕目眩喘不上气,才知道是出现了高反。

正常情况下,普通人在海拔3099米的峨眉山是不会出现高原反应的--但既然遇上了,也只好认命。昏天黑地睡了两小时,逐渐适应,便出去觅食。过了用餐时间,峨眉山上人烟寥落,只看到天上缭绕的云海和山下莽莽的丛林,一轮孤月高悬半空。

原以为要回宾馆靠方便面续命,没想到居然有家饭馆还开着,而且有酸汤老鸭煲这种超出预期的惊喜。挺过高反如同大病初愈,酸汤却最是提味开胃,一口酸辣鲜香的老鸭汤下肚,三万六千个毛孔一齐打开,消失的馋虫顿时从冬眠中醒来,开始冲锋陷阵攻城略地。

大快朵颐后扶着墙走出饭馆,明月朗朗,照在三千米之上的夜空中,寒意如同小锥子一般想要侵入皮肤,却被酸汤带来的蒸腾热气阻挡在外,使我从从容容地观了一回峨眉金顶的夜景,毕生难忘。

最狼狈的却还是在苏州。那是多年以前,脑子一热带着老爸踏上旅途,功课也没提前做好,结果从虎丘剑池出来,走错了门,直接上了荒僻的苏城大道。打车打不到,公交车也没有,叫天不应叫地不灵,硬生生走了半个多小时,才看到一辆公交车,不管不顾直接冲了上去。

当时的想法是只要能离开这么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儿,上哪都成。在没有智能手机和导航软件的年代,出门在外全靠地图和问人,一旦脱离了规划就很麻烦。我当时一看公交车终点站是苏州太湖湿地公园,跟老爸一商量,得嘞,索性去瞅瞅这湿地公园吧。

到地方一看,嚯,这哪是公园啊,比苏城大道还要偏僻,压根就看不见人踪。正商议着掉头再坐车返回,俩人肚子咕噜噜叫了起来。凑巧的是公交车底站正好有人卖盒饭,当下也不讲究卫生营养之类,父子俩一人捧着一盒盒饭扫荡起来。

纵使两荤两素,盒饭也还是盒饭,滋味自然高明不到哪里去。可是,配合着即将西沉的落日,荒无人烟的湿地公园,还有相视苦笑随遇而安的父和子,油腻腻的盒饭居然也吃出了一股别样的滋味。

这些旅途中的独特"美食",与当时当刻的风景境遇纠缠在一起,变成了行旅记忆中最难忘怀的片段。那些深深浅浅的味道,经过岁月的沉淀和窖藏,越是久远,越是醇厚,一想起来就就叫人沉浸其中,难以自拔。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639900
如文中采用图片无法联系上作者,请通过baoliao@ahwang.cn与本网联系,提供姓名、联系电话、银行卡号、开户行信息和地址,以便支付稿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