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文苑 »

东方亦鸣:夜读记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大皖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洗漱上床,夜渐深,并无困意。幸福的人有许多,能倒头便睡是一种,可惜此种幸福与我无缘。于是扭亮台灯,照例摸过一本书。窗内窗外一片寂静,孤灯夜读,是一个失眠者的幸福。

长年累月,床头胡乱堆放着五花八门的书,不愿打理,也不能打理,恐某晚突然要看某一本,还得费时费力找寻,索性就那么摞在一起。我喜欢同时看许多本书,枕边的凌乱注定不可避免。躺在床上,有时挑挑拣拣,抽出一本一口气看下许多页;有时则随手摸到哪本是哪本,想翻几页翻几页。读书应随缘,挑挑拣拣是种缘分,随手摸一本是另一种缘分。所谓闲读书,不过如此。

时常翻看不同的书,如同与不同的人对话,熟悉或者陌生的,亲近或者疏远的,各有意味。夜读的感觉极微妙,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像在漆黑的海里漫无目的地划一尾小舟,料不定下一刻会邂逅什么。生活不可预知,读书亦然。

购得《鲁迅日记》一套,每晚翻一会,边翻边拿铅笔勾勾画画。鲁迅写作常烟不离手,我看书是笔不离手。

鲁迅日记素有简约之美,人情往来、居家购物、工作琐事、社会百态,想记记几笔,不想记便只字不提,恰是他个性的彰显。我相信,鲁迅的本真是个寡言的人。长久以来,我们熟悉了小说意义上深沉而悲凉的鲁迅,熟悉了散文意义上率真而随性的鲁迅,更熟悉了杂文意义上以笔为刃、入木三分的鲁迅,但那都绝非生活常态中的大先生。

如若真正懂得一个作家,揭开其情感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神秘面纱,就不得不读读他的日记或书信。翻看《鲁迅日记》,一个烟火人间里的鲁迅、一个闲情逸致里的鲁迅、一个对朋友慷慨对自己极度抠门的鲁迅,便渐渐浮现在眼前。

我问自己:如此之多的大先生,究竟哪个才是真正的鲁迅?

答曰:每个大先生都是鲁迅。

有人称,鲁迅是20世纪中国最痛苦的一颗灵魂,鲁迅的精神世界充满了矛盾,是与非、情与法、自我与世界的矛盾。当然,更多的还是自我与自我的矛盾。坦白说,我更喜欢日记里那个从俗世中走来、一身闲情逸致的鲁迅。

今晚翻完《鲁迅日记》最后一则,时日1936年10月18日,大先生去世的前一天。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639900
如文中采用图片无法联系上作者,请通过baoliao@ahwang.cn与本网联系,提供姓名、联系电话、银行卡号、开户行信息和地址,以便支付稿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