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文苑 »

周志友:土地 ——献给中国农民丰收节

凡大皖新闻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大皖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时间,这样清清楚楚地划界:

天地一半白昼,一半黑夜;

寒暑,这样朦朦胧胧地分切:

乾坤一轮太阳,一轮明月。

眼前流云滚滚不竭,

身旁清风阵阵飞越。

天干地支,这是上天赋予的最好时节,

斗转星移,这是岁月馈赠的厚重凝结。

山冈,是土地坚挺的骨骼,

河流,是土地奔腾的血液。

翻开土地原始斑驳的封面,

扉页上,满眼都是刀耕火种的特写……

历史起起伏伏,如同流萤明明灭灭!

土地分分合合,如同拼图剪剪切切!

往事灰飞烟灭,唯生长不绝,

就像古老的耒耜,抽象成智慧的简洁……

看小麦无声抽穗,听禾苗喀喀拔节,

只有自己的土地,才有这最真实的感觉!

我们日出而作,脚下布袜青鞋;

我们日落而息,肩上披星戴月……

看啊,院墙上,金黄的玉米珠光烨烨,

看啊,门头旁,鲜红的辣椒奔放热烈;

看啊,庭院里,撒欢的小狗汪汪汪汪,

看啊,山坡上,悠闲的羊群咩咩咩咩……

春播夏耘,我们用汗水总结,

秋收冬藏,我们用心血检阅。

一粒万颗,这是土地的丰厚回馈,

丰衣足食,这是小康的安居乐业!

阴晴圆缺,历史总有惊人的重叠,

悲欢离合,回忆总有雷同的情节。

我们的昨天有多少痛彻心扉的幻灭,

我们的今天就有多少神采飞扬的喜悦!

不能忘记,那一年冬夜寒风凛冽,

不能忘记,18枚红手印激荡热血!

摇晃的油灯,不仅动摇了那个特殊的年代,

更照亮了于无声处的华夏前夜!

从此,中国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从此,中国改革的种子撒遍原野!

从此,中国的土地不仅生长庄稼,

更生长全新的思想和全新的产业!

绵绵的春雨,纷纷的飞雪,

清清的河流,绿绿的山野。

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如春风吹拂,

来自北京的顶层设计,部署了伟大的战略!

看啊,脱贫攻坚的大地,旌旗猎猎,

听啊,世纪之战的长空,号角不绝。

一幅幅无尽展开的宏伟画卷,

时刻都在进行旧貌新颜的更迭!

新翻的农田,芬芳热切,

新筑的村落,宁静和谐。

田野里的向日葵,用旋转的注目致敬,

篱笆上的牵牛花,用盛开的喇叭鸣谢!

我们的目光一直都在穿越,

我们的脚步一刻也不停歇。

乡村振兴瞄准更高的目标,

村委会里,新一代农民正在细细商榷……

崭新的时代,正在向昨天告别,

美好的明天,正在向我们邀约。

全中国都在关注农业、农民、农村,

这磅礴的力量,震撼八荒四野,三山五岳!

我们回首,看深深浅浅的脚印抒写,

我们展望,听叮叮当当的风铃摇曳。

我们意志坚定,如同钢铁!

我们信仰永恒,如同日月!

向着梦想,我们的目标清晰明确,

高举手臂,我们的誓言铿锵绝决!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强国,

中国乡村,必将成为最美丽的世界!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639900
如文中采用图片无法联系上作者,请通过baoliao@ahwang.cn与本网联系,提供姓名、联系电话、银行卡号、开户行信息和地址,以便支付稿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