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文苑 »

沈柄:债务的困惑

凡大皖新闻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大皖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到了年底,债务问题需要清理了。朋友老吴当初借去我1500元钱,说好了一个月内归还,可整整拖了二十多年,前不久才把帐结清,其中的酸楚真是一言难尽。

2000年的春节前夕,朋友老吴找到我:"小沈,我最近联系到一笔业务,急需资金周转,麻烦你凑个1500元钱给我,保证一个月内归还,事成后会给你一些提成。"我将资金凑齐准备交付时,妻子得知后强烈反对,我百般劝慰:老吴不是那种借钱不还的人。因为此前他借过好几回,最多一次是600元,都到期归还了。还有一次他身体感冒了,在我这拿了点药都丢下两枚硬币,所以对他一百个放心。

可这回他却失信了,钱不还不说,我每次催要时,他总是找出各种理由推三阻四,或者约好了事后又无法兑现。起初我还到60多里外的他家去催要过两次,十几年来为此事光电话费花了约二百元。期间没少受妻子的数落,每当家里急需用钱时她都要抱怨一番。

前不久有个朋友跟我联系上,告诉我:老吴现在绿化生意搞得很红火,基地离我家还不到两公里。我寻到基地,总算把这个久拖不付的烂账收回。

还有一笔未还的借款是20元钱,现今不过是区区一包中档香烟,但那是在1986年元月份,那时我刚参加工作三、四个月,基本工资仅30元。一位和我一同上技校的结拜之兄听到我联系业务时得到一笔奖励,借口要买自行车资金短缺就将钱借走了,春节前夕打了一次电话,说本来打算归还的,因过年急需花钱只能拖到明年了,这笔烂账都快有40年了,我早已失去了对它归还的指望。

豁达的人说: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不需要看得那么重。现实的人说:人,什么都可以有,但不能有病;什么都可以无,但不能无钱,无钱则寸步难行。第三种说法是:欠债的是大爷,要账的是孙子。我,从切身体会中悟出:钱,没有十分把握的话,还是不借为好,否则会产生诸多烦恼与纠结。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639900
如文中采用图片无法联系上作者,请通过baoliao@ahwang.cn与本网联系,提供姓名、联系电话、银行卡号、开户行信息和地址,以便支付稿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