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文苑 »

吴小萍:分鱼

凡大皖新闻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大皖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母亲离开故乡已经三十多年了,可村里依然每年给母亲分鱼,鱼不多,一两条,但母亲高兴。记得去年腊月二十八,村里打鱼,二十七那天,村里的电话就打给母亲,让第二天过去分鱼,母亲是激动了一夜。 

去的那天,雨夹雪,寒风凛冽,母亲却不怕冷,一早就让我和哥哥带着她驾车出发,到村里,捕鱼师傅穿着雨衣,还在河里撒网,看船上,鱼不多,队长说,夏天时,鱼塘埂破了,鱼跑掉不少,加上平日里,队里没什么人在家,给人钓去或电去不少,这不,这个年,大家只能凑合着分几条鱼过个素年了。 

这个鱼塘,在我的记忆中,是盛产大鱼的地方。那时,每到过年,家家都能分一两百斤的大鱼,我们家人多,分的鱼自然多,分到就朝七大姑八大姨家里送——实在是太多,吃不掉。 

那时,小小的我站在塘边,觉得鱼塘好大,一眼都望不到边。村里的小伙伴们每到傍晚,就在塘里洗澡,好不热闹。女孩家的我也邀上村里的正枝、爱梅,去塘里洗澡,好几次,差点被塘吞没,还是塘中央的男伢们救了我上岸。终究,长在水边的我,还是没有学会游泳,但学会了钓鱼,常像哥哥的小尾巴一样,跟在哥哥身后,拿着小钓鱼竿,坐在塘边,静静地等着鱼儿上钩。那钓上鱼的快乐,不比在塘里游泳的快乐少。 

我和母亲一样,离开故乡三十多年了,儿时的玩伴,正枝、爱梅她们也再没见过,尽管,每年去村里分鱼,但她们嫁往何方,没有了消息。 

而眼前的鱼塘也没有儿时记忆中的大,小得像一个大点的水凼,令我感到惊异和感伤,似乎岁月也在鱼塘的周边加了一圈一圈的年轮。一千来斤的鱼,在塘埂上一字排开,队长算了算,一个人头分7斤鱼。捞上一条青鱼,队长客气,说这条青鱼就给我们了。我一阵感动。要知道,塘里打上的鱼,只有青鱼、胖头和鲢鱼,青鱼最显得珍贵。记得小时候,分鱼都是抽签,将大小鱼分好类,按运气抓阄分得,而自从我们离开故乡,村里每次分鱼都尽可能地将好的给我们。一番推辞后,青鱼还是被放到了我们车上,让我们感动不已。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639900
如文中采用图片无法联系上作者,请通过baoliao@ahwang.cn与本网联系,提供姓名、联系电话、银行卡号、开户行信息和地址,以便支付稿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