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文苑 »

刘连娟:偷吃

凡大皖新闻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大皖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前几日打扫卫生,把家里放久的一包包零食都扔了。突然想到小时候要能吃到这些该是世上最幸福的事了,脑海里不禁浮现起小时候偷吃的那些个趣事。

好年景 肖明/摄 

那些年农村物质匮乏,家家有个好吃好喝都省着招待客人。小时候有段时间特别喜欢到奶奶的房间去量米,因为奶奶的三门橱里有许多好吃的食物,都是姑姑们逢年过节孝敬给爷爷奶奶的,又大又甜的蜜枣,又脆又香的金果,诱人的麦乳精……真看得我眼馋呀。

一开始我只是静静地观望,馋虫在肚子里疯长,过段时间再也按捺不住。悄悄在枣子口袋的一角掏个小洞,每次去量米掏一个。每天到做饭时间,那个房间就像有吸铁石一样吸引着我,每天吃一个真是甜到了心里。当时经常憧憬的就是:有一天,我能买一堆枣子,坐在枣子中间一次任性吃个够该有多好呀!

家里的咸鸭蛋坛子是我觊觎的对象。每当家里人都到田里干活,留我独自在家烧晚饭的时候,“做案”的机会来了。我轻手轻脚地来到鸭蛋坛子旁边,迅雷不及掩耳地从坛子里拿出一个,洗干净后放到稀饭锅里。

我一边烧着火一边在心里企盼着快点熟,待锅开十来分钟左右,赶紧捞起鸭蛋用凉水冲洗一下,顾不上烫手赶紧装在我的小口袋里。假装到屋后面的竹林转一圈,狼吞虎咽地吃完,把蛋壳往厕所里一扔,就“大功告成”了。整个流程是一气呵成,不留蛛丝马迹。

有一次差点露出马脚。经常见家人给爷爷蒸馍,蒸好后放上白糖,猪油,看起来很好吃的样子,我也想尝尝。有次家人都到田里干活了,我刚把面和好准备蒸的时候,奶奶回来了,我吓得赶紧把面盆藏起来。灶台上不行,碗橱里也不行,最后我灵机一动,放到了烧火的灶膛口。心里是“咚咚”直跳,还装做淡定的样子。

奶奶走进厨房,揭开锅盖,喝了点水又下田干活了。我一边庆幸虚惊一场,一边去端面,端出来一看,傻眼了,原本雪白的面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灶灰。我望着这盆黑黑的面心里难过了半天,最后忍痛割爱倒给了猪吃,我的偷吃“行动”就这样无奈地流产了。

时隔多年,每每回忆起这些往事都会忍俊不禁。现在的条件好了,曾经憧憬的枣子、鸭蛋都可以任性吃了,却再也吃不出当年的味道。就像朱元璋的珍珠翡翠白玉汤,不同时期所吃出的味道完全不同,这大概就是饥者食味美的缘故吧!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639900
如文中采用图片无法联系上作者,请通过baoliao@ahwang.cn与本网联系,提供姓名、联系电话、银行卡号、开户行信息和地址,以便支付稿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