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文苑 »

翁怀龙:“DIY”出的家乡味道

凡大皖新闻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大皖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小时候过年,总有一些家常菜平时不怎么吃到见到的,这些都是靠家里大人,在临近春节前亲手制成的,用现在网络语来说,叫作“DIY”。

大烧圆子是我童年最期待的,也是年夜饭必不可少的一道菜。父亲到菜市场买回炒米,再挑选肥瘦相间的肉,剁成肉泥,与炒米一起放入搪瓷盆,加入盐、酱油、姜末、面粉,反复搋面几百上千遍,让炒米和肉泥均匀充分融合。此时,就需要烧沸一锅油,把揉搓成网球大小的肉团子放入油锅,圆子四周“嗞”的一声瞬间泛起一圈油花,一锅可以同时炸十几只圆子,它们在油锅里轻声地噼里啪啦,一边旋转,一边逐渐变得金黄。六七分钟后,圆子表面显现出酥脆的样子,就用漏勺捞起来。刚捞起来的圆子,表皮上还滋着油泡儿,发出细微的吱吱声。这时,一直在旁边伺机出动的我,就按捺不住了,伸出手来,拿拇指和食指轻轻捏起一个圆子,放入口中,顾不得烫,一口咬下去,那弥漫着肉酥香味的气味,就在口腔内扩散开来。更“要命”的是,这圆子一只吃下去,就刹不住啦,只得一只接一只地往嘴里送,有时候,炸的速度还赶不上我偷吃的速度。看着一锅圆子刚盛上来就迅速减少,父亲并不制止我,只笑着继续炸着下一锅。 

父亲炸圆子时,母亲通常在另一个炉子前,DIY鸡蛋饺。这也是一道皖西百姓人家过年必不可少的美味。炉火前,把一只铝制大勺子烧热,夹一块肥腻腻的肥猪肉,在勺子上按压抹上几下,就可以把搅拌好的鸡蛋倒在勺子上,轻轻晃动,鸡蛋在滚烫的勺子和猪油脂的作用下,很快固化成蛋饺皮,趁饺皮还没变干之前,把肉馅压进勺子中央,敏捷地把蛋饺皮对折、夹实,一只鸡蛋肉饺就做成了。做蛋饺的过程,需要一气呵成,这样蛋饺才匀称、饱满。唯一让我不过瘾的,是鸡蛋饺不似圆子,可以当场开吃,须等到用鸡汤煮熟才可。但这并不影响我对蛋饺的期待。每到过年餐桌上,最常见的,就是大人们会先给孩子们夹菜、盛汤,而第一个盛的菜,必定是鸡汤蛋饺这一道。那鲜香的味道,加上长辈们暖暖的爱意,应该是我们这一代人童年深刻的味蕾和心田双重记忆。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639900
如文中采用图片无法联系上作者,请通过baoliao@ahwang.cn与本网联系,提供姓名、联系电话、银行卡号、开户行信息和地址,以便支付稿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