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文苑 »

牧徐徐:“梅”开眼笑匡河边

凡大皖新闻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大皖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匡河,合肥的一条“网红河”,位于合肥政务文化新区天鹅湖上游,形如一个“匚”。

梅花 朱志恒/摄

之所以说它是网红河,只因它频频出圈。这个堪称城市清肺之地的河流,两岸植被茂密,绿树成荫,如同一条翡翠项链,串起河边十多个不同主题的公园。

早春,大好的天气,沿匡河闲步,就是先去春天里走了一圈。河水清浅,把水底交待得清清楚楚。水草逶迤,犹如长在地上一般,毫发可见。

河道之上,每隔一段路,就会有个广场,广场上有花坛、座椅、走廊,是市民跳舞、遛娃、歇脚的好地方。

更妙的是,匡河公园里还有个叫小河湾的梅园,是春日里众多市民必来的打卡之地,每天可迎来2万多名游客,1400多株梅树沿河坡而生,亲水而长,长约700米。梅园以腊梅、红梅为主,亦有绿萼梅、洒金梅等稀有品种。

我在匡河边行走时,还没走近梅园,远远就见一片红雾浮空,是数株红梅早开,如火如荼。再往前走,梅树一点点多起来,梅花也是,朱朱白白,并列携手搭成一条绵延的“梅廊”。梅花的幽香,也和着细风见缝就钻。空气里,有一片流动的梅园。

这时候的梅花,是刚刚打点好行囊,起步赶往暖春的。但起步即是冲刺,率先的已经开得淋漓尽致:粉的粉,红的红,绿的绿,成团成片,一簇簇的。也有些,还打着花苞,像一封封还没被春风拆开的信,一颗一颗,一粒一粒的,在枝头密密层层,等待着接力下一程的绽放。

700米梅廊,人在花间行。抬眼一望,头顶梅横三两枝,枝上的梅或左或右,或上或下,或仰或俯,或卧或立,或依或离,或歪斜或直立,或曲折或平顺。人如同走在一大片红云粉雾之下,妙不可言。

梅破知春近,引得游人醉。“慕梅而来”的市民,在这里拍照、直播、打卡。一支支舞蹈队,在花丛旁随乐起舞;有老者在梅下吹横笛,林中的鸟鸣时不时与其相呼应,几位女性背依繁梅,镜头前是她们轻轻浅浅的笑;撒娇的是个小女孩,站在花丛间,准备好笑颜和姿势,指挥奶奶拍这里拍那里。骑在父亲肩上的幼童,左顾右盼,好奇打量着这片童话般的天真色彩……

那些梅花,不只是开给来人看的,还开给五湖四海正在为生活为理想打拼的人看的:每隔几分钟,就有一列白色“巨龙”,从匡河对岸的高架桥上飞驰而过,展示着高铁“八横八纵”线上的中国速度。当乘客路过匡河,看到窗外的红雾梅园,一定也会惊喜万分,心中定多出一份为美丽中国,美好生活奋力向前的决心吧。

匡河上有好几座桥,桥上有人。我们在赏梅,看景,桥上的人在看春风满面的我们,真是春日开门喜见梅,“梅”开眼笑匡河边啊。

门前有好景,天天都像在外出旅行。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639900
如文中采用图片无法联系上作者,请通过baoliao@ahwang.cn与本网联系,提供姓名、联系电话、银行卡号、开户行信息和地址,以便支付稿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