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雪:在时间的延展里记录本色生活 ——读《城市农夫的四季》有感

常在董静老师的朋友圈见她侍弄花草、蔬菜,偶有记录菜园的文字见报,近日忽得她结集出版的《城市农夫的四季》一书,静心观读,实为幸事、喜事。 

喜在董老师精心打造的城市菜园,成为了她文学创作的不竭源泉。跨越人生与绿植的四季,董老师在时间的延展里记录着本色生活,也记录下身为城市农夫的多味心情。文字质朴、温暖又亲切。城市与农夫这两个词语,看似有着极大的矛盾,一个拥挤,一个舒缓,一个紧张,一个从容,但董老师却以一双妙手一颗慧心将两者有机相融。城市很大,但属于个人的空间很小。农夫从遥远的田野走来,带着新鲜而古老的泥土,走进高楼,走进阳台,走进高楼的大平台,从齐整的田地、菜畦,走近花盆。那一颗颗顽强的、有着旺盛生命力的种子在城市的菜园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记录这些与绿植相伴时光的文字,也在董老师的手下诞生。从某种意义上说,董老师赋予了人世间许多事物新的生命。它们是炎炎夏日里的马齿苋,是一粒粒营养丰富的山药豆,是四季常青的芦荟,还有生长于城市的野菜。 

生活的本色是我们在与绿植的相遇里和谐共生,而董老师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在收获舌尖上的美味同时,也获得了精神的丰盈。诚如作者所言:养眼,养胃,养颜,更养心。 

四季不停轮回,当我们被岁月的齿轮推着向前走时,会有董老师一样的童心童趣吗?遇见一只小螳螂,我们会低头凝视吗?会回想起我们自己的童年吗?会搁下手机,远离低俗的短视频,把时间交给蜗行的小乌龟吗?会静下来听一听小昆虫的嗡鸣吗? 

这本散文集取名为“城市农夫的四季”,但以此为点,我看到了更多人与物的四季。有董老师生命中至亲至爱、关系密切的人:热爱花草的先生,百岁高龄的妈妈,退休在家的公婆,心灵手巧的大姐,志趣相投的朋友……许多人的四季描绘出不同的生命线,散发出不同的生命气质,然后又在这个城市的菜园里相会。对生活的爱,对绿植的爱,对亲人的爱,对“农夫”身份的爱,都在董老师的文字里流淌。 

这是文字的奇妙,在作者的指尖施以魔法。我们只有一种人生,却可以在文字里领略千百种不同的人生风景。在忙碌的日子里,让生活慢下片刻,翻开这本书读上几页,也能抚慰我们心中一些欲耕种无田的焦渴,当然在钦佩、喜悦之中,请作者谅解我们这些读者还有一些小小的嫉妒。能打理一片六十平米的城市菜园,又能成功打理自己的文字花园,这份勤奋、热爱与幸福,不是每一个文字爱好者都能拥有的。 

这更是一本适合亲子阅读的书,在领略趣味的同时,更能收获丰富的农耕知识、饮食知识。在当下,许多城市的孩子分不清四季青与菠菜,辨不出麦苗与韭菜,更不知盘中菜是采摘于枝头,还是挖于泥土中。去读读这本《城市农夫的四季》,走进菜园的四季,再带领孩子一起回顾身为妈妈的四季、爸爸的四季,还有奶奶、姥姥的小花园、小菜园的四季。像董老师一样,把菜园造成孩子的听雨花园,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乐园、研学基地。 

“听雨花园”的果树在春、夏、秋、冬不同的时段结果,绿植在每一个属于它们的季节萌芽、生长。一个热爱生活的女子,在四季里读懂绿植的生命密码,顺时而作,享受种植的快乐,也享受绿色食物变成丰盛的桌上餐温暖家人的胃,这就是生活的本色,简单而细碎。 

时间终将向前延展,只有真正热爱生活的人,才能得到时间丰富的馈赠。一片菜园是,一本散文集也是。而今天,我们这些读者有幸走近一个农夫的“四季生活”。在细节中感受情趣,在绿植的生长中学习知识,在一个个不经意的场景中悟得哲理,同享董老师的耕植与书写之乐。

—— 本文由大皖新闻原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