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回老家,见到一位久未谋面的远房姨妈,闲聊之中,意外知晓一件往事。
二十多年前的高考前夕,我的人生经历了巨大的变故。父亲在那年冬天因为病魔的侵袭,艰难离世,母亲为此大病一场。一时之间,我为生活突如其来的灾难黯然神伤,最终只考上了一所普通师范院校。
入学两三个月后,有天我意外收到一封来自复旦大学的信件,其时我并无熟人在复旦,看完信件我才明白,原来是家乡附近村落里一位年长的哥哥写来的。
我听母亲说起过他,这位哥哥自幼丧母,靠父亲拉扯大,中考时成绩优异的他选择读中专,毕业上班后刻苦自学,后来考去复旦大学读研。他在信里勉励我不要畏惧挫折,现在远不是永远,要树立志向,争取更好的未来。我想大概是他的身世使得他对家乡一位小妹妹动了恻隐之心,不管怎样,这位淋过雨的哥哥递过来的伞使我感动。我把信夹在日记本里,认真回了一封信,他大概是学业繁忙,并没有回信。
大学里我再没有虚度光阴,学习之余坚持去打工赚取生活费,也努力备考研究生,争取公费就读,尽可能减轻母亲的负担。生活就是这样,有付出就有回报。大学毕业我如愿考上了某所211院校的公费硕士研究生,硕士毕业后又顺利进入一家国企,从一个底层员工慢慢做到管理层。学习和工作生涯中总有很多苦和委屈,当我觉得难以排解的时候就拿出哥哥的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封信像一架鼓风机,只要我的信念微弱下去,它就鼓动火苗,让我重新燃烧。
我一直想亲口对这位哥哥说一声谢谢,无奈时间久远,难以联系。有一回和母亲聊起家乡的人事,说起这封信——此前我从没有告知母亲这封信的存在,奇怪的是母亲几次欲言又止,终究没多问,只是叮嘱我好好工作,别怕吃苦,要向这位意志坚强的哥哥学习。瞧,这就是母亲,哪怕我人到中年,已为人母,她也唯恐我在日渐安定的生活中不思进取。
春节见着姨妈,念起家长里短的过往,说到这位哥哥,我有些动容地告诉姨妈这封信的故事,姨妈突然落泪,缓缓告诉我另一个故事。
姨妈告诉我,这不是一封无缘无故的来信。那年,尽管生活暗淡无光,失去丈夫、失去强健体魄的母亲也没有放弃对孩子的信心。在我上大学后,母亲怕我一蹶不振,她去集市买了烟酒,去一个认识的街坊家里,希望他们家就读重点大学的孩子能给我写封信,鼓励鼓励我。那家父母以孩子学业忙为由,拒绝了母亲。不受待见的母亲没有气馁,辗转去了另几户孩子学业优秀的人家,最终这位哥哥的父亲体谅了母亲的心情,嘱托在复旦就读的孩子一定要给我写封信。
在那些从谷底往外攀爬的时光,我总是渴望远方星辰的照耀,却不知道,星火之源就在身边,母亲是最温暖的火把,她随时都能燃烧自己,把光芒留给孩子。
请输入验证码